油價帶動煤化學產品漲約30% 中碳營收報喜

全球逐步穩定的經濟成長,撐起國際油價格漲至近期高點,帶動中碳(1723)與油價連動的苯、雜酚油等煤化學產品價格上揚,近期售價漲幅平均約達30%,由於中碳煤化產品外銷比重逾四成,隨着國外疫情緩解,將有助中碳未來營收和獲利的增長。

中碳發言人黃初凱3日指出,今年上半年,歐、美國家疫苗施打順利,提升經濟復甦的力道原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近期的會議也維持未來幾個月,逐步謹慎提高供油的決定,雖有部分國家疫情起伏,帶來短期衝擊,但,越趨穩定的全球經濟成長,撐起原油價格

他說,包括苯和雜酚油等煤化學產品,與油價連動,因此,近期價格也上漲平均約30%,由於中碳煤化學產品外銷比重逾40%,隨着國外疫情緩解,將有助於未來的營收與獲利增長。

黃初凱指出,由於中國大陸歐美國家,在電動車、儲能、資通訊動力設備、以及電爐鍊鋼產業競相推展、建立自主生產製造的能力,帶動業界競爭合作商機,同時,推升對電池負極材料的需求。

他說,中碳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客戶,目前提貨穩定,東南亞客戶新建的電池工廠,已開出下半年需求,日本歐洲客戶新建的儲能產線試用良好,因此,面對未來增加的需求,中碳已積極在屏南碳材料工廠,啓動碳化爐第二條產線興建,以提高產能及增加調配彈性,後續將搭配客戶的產能增量,適時擴充所需要之產線與設備。

黃初凱表示,就下半年的內需佈局來看,臺灣業界積極發展電動車產業,籌劃建立電動車開放平臺、以及電動巴士國產化,中碳積極參與前述相關的鋰電池聯盟,成爲建立自主供應鏈與鋰電池技術整合的成員預期將帶來負極材料產銷的擴張。

他說,放眼全球下半年市場,除了在中國大陸新建電動車用電池廠的客戶之外,中碳自2020年起,已跟客戶同步將觸角延伸至歐、美、東南亞市場。

黃初凱指出,由於歐盟國家在2023年之後,將對各項進口物品實施邊境關稅預料其他先進國家將會跟進實施,這些地區,對在地化電池產業鏈的長期發展,有明顯的缺口,亟需補足。

他說,面對在未來碳中和與碳關稅議題,所衍生的挑戰機會,中碳除了在今年第1季已取得石墨產品銷往歐盟關鍵之鑰的REACH註冊及許可,正式出貨給建廠完成的電池大廠、併爲潛在客戶鋪路之外,更着眼在這些地區展開負極材料的相關合作,期望能夠藉之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