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必朝聖!萬華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12日升格國定古蹟
▲臺北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12日升格爲國定古蹟!(圖/文化部提供,以下皆同)
古蹟保存又更進一步,文化部今(12)日公告,臺北市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從市定古蹟升格爲國定古蹟!
艋舺龍山寺及大龍峒保安宮見證大臺北近300年的開發史,無論是「有形」的建築特色、區位發展史,或是「無形」的信仰文化、民俗活動推廣,都獲「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文資委員肯定,通過審議分別指定爲第99處及第100處國定古蹟。
鄭麗君部長指出,這兩處古蹟以及百年來累積發展的寺廟文化、民俗活動,堪稱臺灣寺廟文化資產的典範。之後除了最高可補助95%的修復經費外,未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也會盡力協助這兩處進行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管理維護,並結合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防災預警、科學保存修復技術,適時提供必要協助。
▲艋舺龍山寺創建於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早期是福建泉州三邑移民的信仰中心。
文化部表示,艋舺龍山寺創建於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早期是福建泉州三邑移民的信仰中心,一路見證移民拓墾、中法戰爭、日治等不同重要歷史時期大臺北地區的發展。此外,280年來歷經多次整建,其建築營建技術及建材揉合清朝工藝、日治時期銅鑄龍柱、西洋古典式樣柱頭等多元樣式,在臺灣傳統建築史中,有極高的代表性與藝術價值。
大龍峒保安宮則重建於清朝嘉慶九年(1804年),已有214年曆史,現仍留存諸多重建時的石柱、石雕、石獅等原物。保安宮在日治大正時期整修留存的「對場競技」木作,更見證匠師「拚場」競技的歷史,還有光復後繪製的壁畫,至今也仍保存完整。此外,大龍峒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長期以來對保存保生大帝信仰、藥籤文化、保生文化祭等節慶活動均有卓越貢獻。
▲鄭麗君部長指出,這兩處古蹟以及百年來累積發展的寺廟文化、民俗活動,堪稱臺灣寺廟文化資產的典範。
如今,龍山寺、保安宮已通過「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審議,指定爲國定古蹟,臺北公會堂(臺北市中山堂)也於日前通過審議,近期就會公告指定爲國定古蹟;臺北市欽差行臺及高雄市旗後𪿫臺、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則已安排在11月30日進行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