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成都人,一夜造出了一座迪士尼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城市之間的爭奪,最關鍵的還得是人。

成都文旅最近又贏麻了。

因爲rapper諾米一首diss謝帝的歌曲mv,成都武侯區玉林七巷某小區的健身器材區成爲無數年輕人的打卡點。

全網玩梗倒是尋常,但這件事的特殊之處在於,當地管理者不但沒有以聚衆擾民爲由把設施拆掉或者禁止進入,反而煞有其事地和網友“官民同樂”起來。

不僅連夜成立了“成都迪士尼服務中心”,有模有樣地設置開園和閉園時間,還派專人組織遊客分撥入園,錯峰diss。

這一操作不由讓人感慨,這種場面,恐怕也只有在成都才能出現。

原因很顯然,成都人。

老輩子人的鬆弛感,加上當下年輕人的愛折騰,才能促成這2024年最爲抽象的一幕。

這正應了網上一直流傳的那句話,成都人不信神,因爲成都人本來就很“神”。

但這種“神”,又是怎麼造就的呢?

近些年來,當互聯網人還在苦苦追求鬆弛感時,成都人已經憑一張又一張震撼外地人的日常“癲照”稱霸網絡。

這邊外地人還在爭議“地鐵蹲”是不是沒素質,而那邊的成都人已經進入了“此心安處是吾牀”的境界。

上到九十九,下到一條狗,成都人就一句話,能“姑到”絕不站到,能躺起絕不坐起。

有人說,成都人是屬向日葵的;也有人說,成都就是一個巨大的堂屋。

因爲每到出太陽時,成都每一塊草坪上,都會長出很多個成都人。

其實不只是草坪,石墩、階梯、樹下、街沿、花壇邊……

只要是看起來很好坐或者很好睡的地方,就少不了歇着的成都人民。

但隨地大小歇還只是成都人的基操,更讓外地人震驚的,是他們只要不干涉他人,就完全放浪形骸的自由。

比如地鐵上東北大花襖配aj1這種過於前衛的穿搭。

比如爲散熱致敬洞洞鞋的洞洞短袖。

比如爲避雨直接套塑料袋的不謀而合。

生活方式上,成都人主打一個自得其樂。

但你要問樂在哪裡,別問,問就是我樂意。

上地鐵前請衝刺——

衝刺前請桃園三結義——

結義前請勿投喂幺雞——

春節倒計時——

街邊泡腳——

陽光覺——

騎自行車逛商場——

我向警官比個耶——

可以說,全體成都人都貫徹着如今網上許多網友想實踐但又不敢實踐的生活準則——

“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雖然近幾年成都因爲城市的高速發展已經越來越卷,但不得不承認,相比於其他城市,只要你想,成都有太多快樂方式可以供你選擇。

都說“少不入川”,並非四川不好,反而是這座城市的吃喝玩樂太安逸太巴適,怕你留在這兒就忘了奮鬥。

首先是吃。

不僅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美食之都”,世界只有10座,中國只有6座,成都就獨佔一席。

在外人看來,四川因爲氣候溼潤常年陰雨,因此把驅寒祛溼的辣椒做到了極致。

但麻辣只是川菜的味型之一,此外,川菜還有乾燒、魚香、怪味、椒麻、紅油、薑汁、糖醋、荔枝、豆豉、泡菜、蒜泥等複合味型,堪稱“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麻婆豆腐、回鍋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夫妻肺片、水煮肉片、口水雞、辣子雞、鹹燒白、肉末茄子、樟茶鴨、青椒肉絲、冒菜……

這些口味清鮮、醇濃並重的菜品不僅是當地名菜,有的甚至被推廣到全國乃至世界。

日本著名漫畫《中華小當家》主角的家鄉就在四川。

而除了主菜,四川小吃也是當地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雙流老媽兔頭、冷吃兔、燈影牛肉、紅糖餈粑、泡椒鳳爪、炸酥肉、涼糕、冰粉、鉢鉢雞、軍屯鍋盔……

所以,僅憑美食這一項,成都就足以吸引萬千遊客前往朝聖。

除了吃,還有喝。

自從趙雷的那首《成都》火了,中國就再也沒有一處地方的小酒館能火過玉林路。

一波又一波的遊客前往成都,只爲感受那句“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再者是玩。

還是《成都》,在City Walk這一生活方式出現之前,“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就已經讓國人知道了成都街頭的魅力。

最後是樂。

在成都,100個人就有100種耍法。

很多北上廣的年輕人定居成都後,生活中最大的改變就是戶外活動變多了。

川西壯美開闊的山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成都人前去徒步。

哪怕是市內,可供消遣的玩樂方式也是比比皆是。

成都氣候潮溼,山清水秀,十分適合獨自出門閒逛。

你可以走入青城山的綠意,感受清幽山野。

可以踏上都江堰的橫橋,目睹滾滾江水。

可以前往杜甫草堂、人民公園,看青磚黛瓦,品生活閒暇。

更可以去到成都熊貓基地,享受其他城市居民羨慕不來的川人福利。

而當你想結伴同行時,也永遠能在成都找到搭子。

想喝酒,玉林路上的小酒館一家挨着一家。

想美食,遍佈全城的蒼蠅菜館只能你去發掘。

想打麻將,不管是在街邊上、火鍋店、菜市場,還是公園噴泉池,有成都人的地方就有麻將桌。

想犯懶,人民公園的茶館可以讓和朋友擺一天的龍門陣。

想聽歌,隨處可見的酒吧都是民謠歌手的聚集地。

想fashion,太古裡街拍只有你不敢看沒有他們不敢穿。

別的不敢保證,但在成都,無論你做什麼,當地人都不會讓你冷場,甚至會積極參與。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源自成都人對生活的熱愛。

因爲熱愛生活,他們創造快樂。

所以,根據去哪兒平臺數據,春節期間的成都位列“00後最愛去的城市”的首位。

及時行樂,樂在成都。

中國這麼多城市,爲什麼只有成都人如此樂天派?

這背後自然有歷史的原因。

都江堰的修建讓成都擁有穩定富足的沃土,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自此,好吃好喝好山好水變成了成都人的日常,在這樣的環境下,很難不感到快樂。

但與此同時,由於特殊地質條件,受地震威脅的成都人養成了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

此外,由於四川曾歷經多次大規模移民,這片土地“海納百川”,包容度遙遙領先。

三者結合,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四川人不急躁、不強求、順其自然的生活狀態。

而除了民間的整體趨向,事實上,正如官方對“成都迪士尼”的態度,成都官方同樣十分珍惜成都“休閒之都”的稱號。

從生活便利程度上來看,成都24小時便利店比例達到79.7%,位列全國第一。

從宜居設施建設程度來看,成都各類公園數量超過1500個,全市天府綠道建成總里程突破6500公里。

從文化豐富程度來看,成都擁有3522家實體書店,位列全國第一。

以上種種,都能看出官方在便民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而與此同時,爲了打出“休閒成都”的名號,官方也是技高一籌。

只說熊貓這一樣象徵,就被成都玩出花來。

在如今的印象裡,我們都覺得熊貓是成都的代表,成都熊貓基地更是全國熊貓最多的地方。

但你知道嗎,別說陝西秦嶺也有熊貓分佈,哪怕是在四川省內,熊貓也主要集中在雅安、阿壩等地,哪輪得到成都宣傳。

那我們是怎麼將成都和熊貓聯繫到一起的呢?

這就要說到成都的一系列營銷操作了。

當年將熊貓形象作爲奧運吉祥物這個主意,原本是隔壁雅安出的。

但就在吉祥物公佈的第二天,成都熊貓基地就把基地裡一隻叫“毛毛”的熊貓幼崽改名爲“晶晶”。

而接着,又邀請臺灣音樂人制作名爲《晶晶》的MV,迅速推出了一個“虛擬熊貓樂團”。

一波推廣下來,奧運吉祥物原型晶晶在成都的印象,就這麼扎進全國人民的心中。

可見,在其他城市還在擺事實講道理辯是非時,成都就已經明白了真相無所謂,大衆認知纔是最關鍵的。

而接着,太古裡大熊貓的雕塑再次鎖死了成都和熊貓的關聯。

只要每多一人打卡大熊貓的屁股,就有至少6人認爲大熊貓來自成都。

而這還只是國內的宣傳,國際上,成都也在抓住一切機會讓外國人知道“熊貓來自成都”。

2012年倫敦奧運會之際,全球目光對準倫敦,這時,成都開始了自己的營銷。

2012年7月4日,一場視覺秀“熊貓太極”在英國倫敦市中心的廣場舉行。

108位穿着毛茸茸的外套的“熊貓人”,伴着震耳的鑼鼓聲,模仿熊貓笨拙的動作。

而旁邊的工作人員則用服裝解釋了這一行爲藝術的緣由。

只見他們統一穿着綠色T恤,綠色代表“保護動物”,而T恤上的字樣“CHENGDU”則在告訴英國人“熊貓的故鄉在成都”。

隨後,“熊貓人”兵分兩路,一路坐上大巴在市中心街道巡遊,另一路則步行前往唐人街,和路人競相“熊抱”。

隨行的工作人員同樣不厭其煩地宣傳着“成都熊貓保護意識周”。

這番操作下來,除了倫敦當地人紛紛用記錄,這場行爲藝術也搶佔了幾乎所有英國及周邊國家主流媒體的版面,甚至包括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共120多家媒體都做了報道。

除了蹭熱點,成都還會造熱點。

《功夫熊貓》出現了大量中國元素,而其中,最多的就是成都。

比如阿寶所住的和平谷,寺廟山門完全參照了青城山山門。

比如到達熊貓村必須經過一段索橋,而這段索橋正是來自都江堰的安瀾索橋。

而這些展現,其實都是成都官方跟片方合作的結果。

《功夫熊貓》的主創曾專門到中國來採風,其中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成都,據說成都市長還親自會見了他們。

正是這些將“成都”二字直接堆到世人眼前的操作,才讓成都一再出圈。

到這,或許你會覺得成都的營銷有些“用力過猛”。

但你不得不承認,這背後,是當地人對成都的愛,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他們都想將自己的家鄉推廣到全國乃至世界。

人民愛城市,城市爲人民,成都就這麼進入生活的良性循環。

正如日本綜藝《月曜夜未央》前往成都拍攝時,一位年輕人所解釋的——

“因爲放鬆,所以這樣”。

因此,讓成都人自在逍遙的從來不是“神”,而是這片土地的自由與包容。

參考資料:

《成都“營銷自己”,過頭了嗎》Vista看天下

川菜 百度百科

部分圖片和素材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