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醫材納入健保給付 每年可望造福3000人

「顱內壓監測器」7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本報資料照)

健保署今天宣佈,自7月1日起將顱內壓監測器醫材納入健保給付,以降低病患因顱內壓力急遽變化導致腦部嚴重損傷之風險,每年約能造福3000人次,健保署爲此將挹注約6000多萬點預算支應。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署自民國84年起給付「腦室外引流組」醫材,讓腦脊髓液引流過程中可間接監測顱內壓。而這次納入的「顱內壓監測器」則提供臨牀醫師另一種監測方式選擇,可精準即時監控病人顱內壓力變化,不受病人腦部腫脹、腦室塌陷之限制。

醫審及藥材組科長張淑雅表示,「顱內壓監測器」主要是用於腦神經受傷,一般來說是車禍腦部受到撞擊的病患較多,根據健保資料統計,每年約有3000人次的需求,健保署自106年起就希望能將其納入給付,經多年努力與廠商議價終於在今年提案至共擬會議討論通過,7月1日起正式上路。

至於是否需使用上述醫材?健保署指出,仍須經由醫師臨牀評估是否符合適應症,僅限使用於初次電腦斷層顯示有結構性腦傷害、臨牀表現或影像檢查有顱內壓升高,或開顱手術時腦水腫超過顱骨邊緣有顯著顱內壓升高情形之病人,另外,具引流功能的顱內壓監測器則限用於水腦症合併顱內壓升高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