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不懂垃圾?!企業齊力建構「回收大百科」

花旗銀、富胖達、RC文化藝術基金會及RE-Think臺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共同打造「回收大百科上線。圖/陳碧芬

「收到銀行寄來的帳單,把信封放一邊的回收紙類」,這是多數民衆垃圾分類時常作的動作。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黃之揚說,「這有點不懂垃圾喔」,正確的作法是要把信封紙,和上面的塑膠薄膜分開!

該協會根據超過3萬7千份樣本國內史上最大樣本的回收素養問卷調查,顯示高達九成民衆有回收習慣,卻有四成垃圾被分類錯誤,顯示臺灣民衆雖多有回收認知,但回收知識卻僅在及格邊緣。甚至包括寶特瓶需完整回收、廚餘須分開等項目都不及格。

黃之揚進一步指出,民衆平常都會做回收,經常卻面臨垃圾桶標示不明 (52%)、不同地方規矩不同 (49%)、不知道該丟什麼類別 (48%)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同時解決法規差異,並新創商機

RE-THINK臺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與花旗(臺灣)銀行、RC文化藝術基金會及foodpanda富胖達共同打造「回收大百科」,將101種垃圾拆解,透過風趣幽默的擬人化介紹,搭配活潑生動的雙步驟拆解與分類及懶人包,強調「每個迷路的垃圾,都有個丟錯的主人」,讓民衆能輕鬆學習、正確行動,幫助垃圾找到正確回家的路。

花旗(臺灣)銀行政府事務公共事務潘玲嬌表示,民衆對於垃圾的迷思無所不在,錯誤的回收方式往往讓回收價值功虧一簣。花旗希望再次藉由RE-THINK的創意與活力,提升民衆的回收知識,透過全新的『回收大百科』,從上游系統知識教育着手,同時響應環保署2030年環境保護計劃中「垃圾變資源」的具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