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唐彬森:世界只獎勵對用戶好的公司

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8日在亞布力中國企業論壇上表示,6年前已經看到互聯網行業內卷平臺經濟的過剩,但與強勁消費能力不相稱的是,好產品還比較缺乏,過去6年來,中國財富正在獎勵那些致力於生產好產品的公司

“大概在6年前,我給團隊發了一封郵件,說到中國高鐵是最先進的,高樓大廈也是最先進的,互聯網平臺、電商物流體系基礎設施都是最先進的,但已經看到互聯網業的內卷,平臺經濟的過剩。而比較缺乏的是好產品、好服務,這也是國家提出供給改革根源。”

唐彬森認爲,過去6年間,中國財富創造的過程正在獎勵那些做好產品的公司,比如小米理想、蔚來汽車等用互聯網精神做的產品,其實質是在補消費產生短板,未來一定是好產品、好服務的天下

最近兩年,“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分銷裂變、私域流量免費模式影響了衆多企業,很多公司剛學完D2C又來學C2M,剛學完C2M又來學分銷裂變,最後本來是賺錢的公司變得不賺錢了。

“我對互聯網精神的理解有兩句話:一是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二是對人才的極度尊重。由於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纔有了各種ABTest,我們才發明留存率、NPS、次留存和月度留存等一系列概念,用於關注用戶在每一個環節的流失。”

實際上,唐彬森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這樣的意識。“我們最初也走過一段彎路,也請專業人士給我們做了定價分析,說可樂大概是3塊5,你們只能賣4塊錢渠道終端各自拿30%抽成,成本大概是5毛,當時那批貨我們生產了價值500萬元的產品,後來就銷燬了。當時我想了好長時間,爲什麼按照這套模式做的不行呢?其實就是一堆條條框框。後來我找了一個做遊戲同事,請他不考慮任何東西,就做一個自己喜歡喝的飲料。”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元氣森林全行業第一個使用非常接近糖味甜味劑,其成本比傳統阿斯巴甜要貴50倍,率先使用3倍奶3倍茶,果汁氣泡糖分99%來自果汁。“這不是在講情懷,做植入廣告,這纔是真正的互聯網精神,互聯網公司非常關注日活數據,我們追求的也是先有人喝,再有收入,最後纔有利潤。”

唐彬森認爲,過去中國快消品行業對人才沒有吸引到位,不過如今很多快消品企業開始學習互聯網打法,開始推行股權激勵,用互聯網公司的人才標準吸引人才,很多清華北大畢業生正在走進快消品行業,行業大發展機會正在到來。

“互聯網行業有一句名言人類只會獎勵對用戶好的公司。用這種精神做出來的產品,就會有較好的留存率,就會得到用戶的推薦,也就一定會有回報。“唐彬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