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耳風鈴 日本的"夏日風情詩"

環球時報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暑熱退場,日本特有的風鈴祭也落下帷幕。在炎熱的夏季,走在日本街頭,微風拂過,清脆悅耳的風鈴聲響起,帶來絲絲涼意傳統日式建築,通常會在院子、屋檐下通風的廊前掛上風鈴,住高樓大廈的日本人會陽臺掛上風鈴。風鈴作爲日本“清涼文化”的代表,被稱爲“夏日風情詩”,在日本傳統文化中具有獨特意義,已成爲文化符號。

工匠正在製作陶瓷風鈴。

令夏日清涼的風鈴聲

每年的6月到9月,日本就變成風鈴的世界。百元店、超市、百貨店等擺出各式各樣的風鈴,溢彩流光,華麗多姿。風鈴的價格不等,工藝精湛、沿用傳統工藝作品大師匠人的作品售價上萬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7元),便宜的在百元店100日元就可以買到。

在日本除了常見的玻璃風鈴,其實還有鐵、銅、木、水晶、陶瓷等各種材質的風鈴。如巖手縣傳統的鐵製風鈴、富山縣銅製高岡風鈴、神奈川縣銅合金小田原風鈴等。其中小田原風鈴製作精細,音色獨特,是風鈴中的上品。日本很多地方設有風鈴研究協會,對風鈴的材質、設計、音色以及有關風俗傳統進行研究。筆者剛到東京時,曾從日本同學那裡收到一個玻璃風鈴,上面繪着色彩斑斕的煙花圖案,十分精巧可愛。風鈴下方懸掛着一張細長厚紙片——?“短冊”,上面寫着美好祝福。因爲風鈴價格適中,外表精緻,有美好的寓意,在日本是一種絕佳的禮物。

燥熱的盛夏,窗外是聒噪的蟬聲,當陣陣清脆的風鈴聲響起,空氣似乎都變得清涼了。當陽光照着透明的玻璃風鈴,閃爍着明亮的光,心情也會變得輕快美好。夏天日本政府鼓勵?“節能”,減少開空調,很多鄉村或北海道地區,多數家庭都沒有安裝空調,所以當夏季溫度普遍上升時,掛上風鈴等風來,似乎也能起到一定的清涼解暑作用。

風鈴祭,視覺聽覺盛宴

手持風鈴的女孩。

夏季,除了家家戶戶、商場、超市懸掛風鈴外,日本全國各地也都會舉行風鈴祭,這是最重要的時令活動之一。風鈴祭大多在寺院神社舉行,懸掛上百個甚至上萬個風鈴不等,顏色、形狀各異的風鈴匯成海洋,遠遠望去十分壯觀,當清風拂過,堪稱視覺聽覺盛宴。人們盛裝打扮,年輕女孩子穿着精緻的浴衣,挽着漂亮的髮髻頭戴簪花手提和風小包,牽着戀人的手,在風鈴的海洋中巧笑嫣然,共同許下美好的心願

風鈴祭每年夏季吸引全世界遊客來日本。因爲風鈴出名的神社有很多,例如埼玉縣的川越冰川神社,每年7月到9月都會舉行“結緣風鈴祭”。神社裡懸掛2000多個風鈴,遊人在風鈴的短冊上寫下自己的心願,留下夏日裡最美好的回憶。該活動始自2014年,第一年就吸引了10萬多遊客。現在是不少日本人夏季必去的風鈴祭。

此外,神奈川縣的川崎大師風鈴集市也很有人氣。雖然每年舉行時間很短,只持續一週,但最高紀錄是5天遊客達到30萬人次。因爲這裡彙集了全日本大約900種風鈴,風鈴總數超過3萬。

日本各地還有很多風鈴DIY製作體驗活動,如東京的江戶風鈴製作體驗,和歌山石川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製作風鈴體驗。很多父母帶着孩子來體驗製作風鈴的樂趣。

最初用來占卜驅邪

日本風鈴歷史非常悠久,有一種說法是源於中國唐朝,是被當時的遣唐使或是留學的僧人帶回日本的。在古代中國,鈴是用來占卜吉凶的,掛在房子的四個角落,可以驅邪。恰好當時日本疫病流行,有邪氣纏身的說法,風鈴傳到日本後在神社或寺院等地方懸掛,寓意祈求平安、驅除不祥。那時風鈴聲不是如今這種清脆的,因爲是青銅製品,所以聲音渾厚悠遠。據說,但凡鈴聲傳到的地方,就如同聖地一般,邪魔不敢侵入。

最初風鈴在日本十分稀有,只有貴族纔有資格收藏,隨着日本與西方貿易的發展,玻璃工藝傳到日本,出現玻璃風鈴。玻璃最初是貴重材料,因此玻璃風鈴價格昂貴,每個售價約200萬—300萬日元,普通民衆能看到玻璃風鈴就已經很奢侈了。直到江戶時代後期,玻璃工藝水平大大提高,玻璃風鈴才漸漸走入平民家庭,逐漸流行。當時的文人墨客,以擁有風鈴和吟誦以風鈴爲主題的詩爲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