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地越國際!整合落實分級 臺牛樟芝力拼藍海國際

▲(左起)臺灣承品生技董事長特助謝育成、桃園市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葉宗銘中國時報發行人暨旺報社黃清龍、臺灣安全食品推廣協會理事長詹竣毅、信威生總經理羅順仁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黃嘉新教授一同爲臺灣牛樟芝發聲,期許產業走向藍海市場。(圖/牛樟芝業者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人保健食品1年可以吃掉近千億元,相同原料延伸的產品玲瑯滿目價差更是達上千元,臺灣特有國寶「牛樟芝」亦受到衝擊,臺灣安全食品推廣協會31日舉辦「牛樟芝”食”在有益處研討會,盼透過專業數據、研究文獻,爲臺灣牛樟芝產業爭取更多契機,走向藍海市場。

近年來臺灣食安風暴頻傳,但民衆食安認知卻相對貧乏,多是依賴網路資訊,往往問題爆發時才發覺自身飲食出狀況。臺灣安全食品推廣協會理事長詹竣毅表示,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養生,過去牛樟芝的安全性一直備受考驗,直到最近,透過現代的生物科技得知,樟芝子實體擁有許多生理活性成分,對於抗癌養生具備一定的預防效果,且已於多項臨牀試驗中得到證實

桃園市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葉宗銘提到,牛樟芝培育方式分爲有椴木栽培法、固態培養法、液體培養法、皿培式栽培法,但不同培育方式卻同樣僅以牛樟芝名義販售,對消費者、廠商都是不公平,更阻礙產業的團結整合,期許臺灣牛樟芝推進國際也要落實分級制度。

▲牛樟芝業者之前向政府請願。(圖/牛樟芝業者提供)

近年中國看重牛樟芝發展潛力,積極展開培育計劃,信威生技總經理羅順仁相信「越在地越國際」,他表示透過生物科技,嘗試將牛樟芝應用在食品材料上,讓大家瞭解牛樟芝不再是高貴的藥材,而是人人可以享受高貴不貴的保健產品,具備高營養系數的食材。牛樟芝保養身體價值不低於人蔘,信威生技最終希望透過研討會,促使牛樟芝發展成爲臺灣特有的國際化產品,如同韓國的人蔘產品,透過產品的定位及研發,行銷全世界,打造樂活界的臺灣之光。

牛樟芝爲臺灣特有國寶級產品,但因主管單位的規範,政策過於保守,導致該產品年產值不如預期。爲扭轉產業困境,桃園市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社團法人臺灣牛樟芝產業協會日前透過立委吳秉叡,在立法院舉行牛樟芝產業公聽會,爲所有同行發聲。此次研討會更邀請臺灣承品生技董事長特助謝育成及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黃嘉新教授等專家,期許以造福兩岸推廣安全食品爲立基點,爲臺灣產業及兩岸食品安全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