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發票「愛心碼」 做善事輕鬆無負擔

不少人買東西拿到發票後,認爲自己沒有偏財運,乾脆把它丟掉。(張毓翎攝)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表現,近日景氣差,多數民衆能省則省」,間接影響社福團體勸募情形,但做善事,還有其他兼顧荷包方法;不少人買東西拿到發票後,認爲自己沒有偏財運,乾脆把它丟掉,不過,近年政府推動發票「愛心碼」,且使用方便,民衆消費時,在結帳前告訴店員想捐贈之社福單位的愛心碼後,就能完成捐贈。

許多社福團體去年受選舉捐款排擠,今年又遇到疫情,面臨募款不易、資源捐助中斷等情形,想辦園遊會等義賣活動考量防疫爲第一優先無法如期舉行,嘉義家扶中心每年2月會籌募弱勢孩童助學金,但今年離發放時間不到1個月,助學金仍無法到位,中心人員趕緊聯繫善心企業人士,才補足150萬元缺口

不過,若有原先習慣做愛心的民衆,因經濟壓力無法捐款,或是沒有在「對發票」的人,不妨利用發票愛心碼做善事;多數民衆看到愛心發票箱,纔會想到可捐贈發票,也有些人擔心不肖店家侵佔公益發票,會主動寄給社福機構,因此,愛心碼推出後,不僅讓民衆使用電子發票捐贈更順利,也能防範不肖店家想A走公益發票。

民衆還能利用愛心碼,指定給自己想捐贈的社福機構,不用受限於傳統的發票箱;社福團體可透過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臺取得愛心碼,民衆可上財政部官網或下載「統一發票兌獎」app,搜尋各社福團體的愛心碼,結帳時告知愛心碼,即可將發票捐贈給指定社福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