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哈拉沙漠養鮎魚

撒哈拉沙漠鮎魚圖╱美聯社影像合成)

阿爾及利亞政府極力發展沙漠地區養殖漁業,希望讓該國漁業產量在2022年前倍增成長,目前每年產量約是10萬公噸。

■Algeria hopes aquaculture in the Sahara will help to nearly double the nation's annual fish production by 2022 from current levels of about 100,000 tonnes a year.

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利用境內撒哈拉沙漠底下的蓄水層發展養殖漁業,希望藉此解決該國人口爆炸、糧食短缺的問題,並讓過度依賴石油的經濟走向多元化發展。該國政府計劃在2022年前讓漁業年產量翻倍成長。

在沙漠地區發展養殖漁業,聽起來像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但這卻是阿爾及利亞政府爲了解決食物短缺、另闢財源想出的妙招。畢竟撒哈拉沙漠涵蓋該國境內約8成地區,而沙漠底下蘊藏大量的蓄水層,相當適合發展水產養殖。

沙漠底下蘊藏蓄水層

農場業者穆罕默德(Milouda Mohammed)表示,他的農場腹地廣大、面積約15公頃,原本僅用於耕種作物、飼養雞鴨羊羣等,但最近他將部分地區改爲魚塭養殖鮎魚,除了賣魚能增加收入外,水產養殖廢水也能用於灌溉椰棗橄欖蔬菜等作物。穆罕默德認爲,這將是沙漠地區農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根據聯合國估計,阿爾及利亞人口在2030年前將增加25%至約5千萬人,恐進一步推升民衆的糧食與就業需求,這也是該國全力發展海產養殖業原因之一。

多年來,阿爾及利亞政府大力推廣養殖漁業,不但給予優惠貸款條件,亦提供相關訓練課程,因此吸引許多人投入該產業

該國農業部漁業局局長阿穆什(Taha Hammouche)指出,自從政府兩年前在撒哈拉沙漠成功地人工養殖出第一批蝦子後,至今約有1.3萬名農民表達有意從事水產養殖的意願

此外,阿爾及利亞的漁產目前大多來自於綿延800英里地中海沿岸,但近年來海洋污染日益嚴重、氣候變遷加速,加上過度捕撈的結果,導致該區的漁業資源大減。

阿穆什指出:「地中海沿岸的漁獲量大減,我們必須開始提高自己國家的漁業產量,不能再依賴這個地區。」

環保人士擔憂水污染

阿爾及利亞政府希望藉由發展養殖漁業,令該國漁業年產量在2022年前倍增成長,目前每年產量約是10萬公噸。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官員克雷斯比(Valerio Crespi)表示,阿爾及利亞政府若能妥善整合農業與養殖漁業,便能爲沙漠落後地區的民衆提供更多蛋白質飲食來源。但克雷斯比也提醒,應避免過度濫用地下水資源。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教授西文斯(Kevin Fitzsimmons)指出,農場兼作養殖漁業的好處甚多,因爲水產養殖的廢水富含養分,用於灌溉作物既能改善土壤品質節省肥料花費,更能增加一筆可觀的漁獲收入。

反對人士則批評,這些廢水污染自然環境,而當魚塭爆發疾病時,病原也可能隨着水源流動而四處散播

費西文斯則迴應,雖然這些批評確實有幾分道理,但重點在於嚴格要求業者妥善處理廢水污染等問題,而非全盤禁止該產業。他表示:「隨着全球漁獲量不斷下降,我們除了養殖漁業外沒有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