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琉球騎車最容易錯過的隱藏美食

或許是小琉球地人作息使然,一過了晚上8點,本地晚餐的選擇就越來越少。飢腸轆轆的我,幸好在採訪期間結交了幾位在地年輕朋友,他們大力推薦我騎車騎遠一點,就可以在靠近小島西南側的中藥房裡覓得晚餐,沒錯!就是在中藥房老闆用餐

圖文/鏡週刊

的確,若沒有在地人推薦,這間外觀相當不起眼的藥膳餐廳養生堂」,我騎車肯定呼嘯而過,完全不會發現。養生堂在小琉球已開業近30年,早期小琉球餐廳少,老闆張金宗爲了招待來訪的親友,誤打誤撞開起餐廳,因爲是在自家庭院開店,空間不大,最多席開三桌,擠一擠,最多30人。

張金宗出生中藥世家,在傳統正規中藥鋪訓練下,張金宗善用對中藥的知識,把藥材融入料理,卻完全吃不出藥膳的「草鋪」味。「其實胡椒甘草等調味料,都是中藥材的一種。」張金宗說。招牌菜菜脯雞」選用每隻逾3臺斤的烏骨雞,加上曬乾的生蘿蔔乾、高麗菜乾一起入鍋,他說:「這鍋湯能補肝、補腎、清腸清肺。」

另一道也是食客必點,讚美口味不輸給大飯店的「三杯雞」,還有條條分明的「炒麪線」、「豆乳雞」、「胡椒蝦」等,都是養生堂的必點菜色

大部份的觀光客會騎着環島公路繞小琉球一圈,騎到烏鬼洞時最好放慢速度,在舊稱天台的這個地方,有一棟讓人很難不注意到的小木屋「天台角冰店」,雖然今年他們在隔壁另闢新店面,還是有不少客人喜歡到舊店拍照吃冰。

身爲本地人的陳老闆笑說,自己本來沒計劃回小琉球,最後反倒是被住在臺北老闆娘拐回小島。陳老闆把別人不要的廢棄物當做寶,破舊的木窗鐵窗花,還有散落一地木塊,在他的巧思下變成最天然的裝飾品,爲老闆娘打造出夢想的冰店。

配色鮮豔的「百香果水果冰」,搭配的全是新鮮火龍果芒果奇異果,剉冰上酸酸甜甜、香氣十足的百香果糖漿,是老闆娘用天然的水果與甘蔗熬成,添上一球自制的霜淇淋,五彩繽紛的水果冰,吃起來更像是一頓水果大餐

更多鏡週刊報導小琉球環保旅店公開經營秘訣 歡迎同業抄襲香港圍村最純樸的美味 華嫂冰室用這杯調酒通關出境 開心環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