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廣州 “新”從何處來?

本報記者 莊靈輝 王金龍 北京報道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新質生產力”一詞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時在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務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也被列在首位。

實際上,自去年提出以來,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成爲各地一項重點任務。不久前,廣州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二次創業”“再造新廣州”等口號,並明確要在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上走前列、作示範。

廣州“二次創業”瞄準哪些方向?“新”從何處來?如何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走在前列?連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發現,廣州聚焦“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全鏈條,在創新平臺、顛覆性技術、產業與人才等多方面的開放創新,成爲廣州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同時處在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廣州市各類科技企業數量加速增長,並以企業需求爲導向,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表示,過去一年,廣州着力提升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廣深港”科技集羣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四年居第2位,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躍升至第8位。結合一線實踐,王桂林在今年全國兩會提出建議,進一步建立以企業爲主體、以需求爲牽引,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加快完善“創業者成長鏈、企業育成鏈、成果轉化鏈”三螺旋支撐體系,打通科技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演化路徑,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搭建新平臺

創新的根本在人才,產業創新發展的動力則在科技創新,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人才與科技創新尤爲重要。

爲此,廣州市近年來結合當地重點產業領域發力引育人才,並建設了一批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新型研發機構。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廣州市累計遴選創新創業領軍團隊80支、領軍人才和傑出產業人才250 人、產業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近1.2萬人;目前,廣州已有各類市級新型研發機構80家,其中14家納入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建設序列,佔全省的70%。

爲打造國際高端人才創新載體,廣州市還在積極構建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目前,廣州已成爲全國唯一一個聚集國家實驗室、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國家未來產業科技園等國家級重大平臺的城市。

“2004年,首任院長陳凌入職後,採用國際化的用人機制,迅速聚集了23位在國際上較有影響力、有產業和創業背景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賴良學指出,20年來,通過海外優秀引進以及自主培養人才,研究院高端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這些人才聚集也奠定了研究院的前沿創新基因。

與這一研究院類似,廣州市正依靠自身高端人才以及新型研發機構聚集優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溫超導、生命科學等科技前沿不斷突破。2023年國家顛覆性技術項目首批立項中,來自廣州的項目數量居全國第二。

不久前,由廣州製造,“力箭一號”火箭三戰三捷,已累計發射37顆衛星,推動我國商業運載火箭邁向低成本、航班化發射新時代;從廣州出發,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鑽探船“夢想”號首次試航成功,深海潛航器、漂浮式溫差能發電等一批海洋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培育新產業

保障創新技術供給,聚焦重點產業、重點區域,推動科技“有效供給”和產業“有效需求”的供需對接轉化,實現科技成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也是廣州市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對於科技成果轉化,廣州市科技局此前就已定調,“關鍵是要把創新落實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

爲此,廣州市持續開展“一區一機構”支撐服務工作,通過加強與平臺載體的對接,深化與金融機構合作等,引導各類創新服務深度參與科技企業培育;同時注重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發揮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

據悉,2023年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1.3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實現翻倍增長,全球獨角獸企業新增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與全球獨角獸企業增量均居全國第一。

這項重要工作同樣依賴各類創新平臺。

“新型研發機構具備強大的科研攻關能力,能爲產業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供給,同時相關技術與市場契合度非常高,以領域技術優勢爲抓手,圍繞專業領域集聚孵化企業,也是新型研發機構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落地,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廣州市科技局方面指出,當前廣州市各類新型研發機構累計孵化企業已超800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均超百家,上市企業近10家。

其中,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自2019年設立以來,一直聚焦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截至2023年年底,該研究院已累計實施項目46項,涵蓋先進製造、醫療設備、生物醫藥、新材料、柔性電子等領域;“活細胞超靈敏超分辨顯微鏡”“牀旁高分辨呼氣疾病分析儀”“跨物種基因工程廣譜低毒抗腫瘤藥物”等多項成果爲世界首創,已有25項成果實現轉化,培育出超視計、精智未來、博鑫醫療、金竟科技等19家企業。

“分辨率其實不是活細胞超靈敏超分辨顯微鏡的主要優勢,因爲電鏡的分辨率可能更高,但我們的超分辨顯微鏡可以做到長時程實時觀察活細胞,對製藥及科學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廣州超視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20年成立以來,公司在活細胞超靈敏超分辨顯微鏡軟硬件技術方面不斷突破,目前長時程以及實時超分辨觀察等方面的技術指標已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此前這一領域的設備一直是被國際公司壟斷,我們前期已具備相應技術,就選擇入局這一領域,填補國產設備的空白。”上述負責人表示,自設立公司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嘗試以來,技術研發方面並未遇到過較大困難,只是前期資金較爲緊張。

此後,依靠政策及融資支持,廣州超視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2021年年底賣出首臺設備,發展至去年營收已有6000萬元左右,公司估值已超7億元。“去年公司已經接近自負盈虧了,後續還可能會研發出新產品,並爭取在技術服務方面創收。”上述負責人表示。

發展新路徑

培育新動能同時,廣州市各類傳統產業也在謀求轉型發展。

“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我們幫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解決了污染治理的成本問題以及用工問題。目前,該企業已建成年產8萬噸的針織印染智能化生產線,近5年助力企業新增經濟效益超14億元。”廣州工業智能研究院院長於廣平告訴記者,依託自身自動化技術基礎,近年來研究院已與環保、紡織、汽車生產線、家電、船舶等領域企業開展多項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合作,助力企業轉型。

廣州工業智能研究院成立於2011年,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共建。建院初期,該研究院就決定面向珠三角地區傳統行業技術需求,聚焦智能製造,開展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智能工廠三大領域的研發與建設工作。

對於今年重點工作,廣州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深入開展“四化”賦能專項行動,推動100家企業“四化”改造升級,促進紡織服裝、皮具箱包、美妝日化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四化’賦能是廣州市 ‘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的重要戰略部署,研究院牽頭實施的‘紡織印染行業數字化管控’‘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生產信息化升級’‘家用電器行業生產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等項目均成功入選廣州市‘四化’賦能優秀案例。”於廣平表示。

除與各類企業合作開展傳統生產線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外,廣州工業智能研究院還開拓了新能源汽車拆解及電池回收等業務。

“基本到2016年前後,研究院就已具備自我造血能力,並着手佈局新的業務領域。”於廣平介紹,自2015年佈局以來,當前研究院在該領域已從最初的芯殼分離裝備發展到融合智能化、無人化、高精機器視覺的成套廢電池梯級精拆物理法回收裝備,實現了廢動力電池回收預處理過程的“精拆細分”。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