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急症照護 年自付上限8萬元

「在宅急症照護」允許居家醫療個案在出現感染症時在宅住院,最快2024年第2季試辦。圖爲都蘭診所所長餘尚儒(右)探視居家醫療個案。(林周義攝)

臺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破2成,對醫療照護是極大挑戰。健保署將推動居家醫療改革,從慢性病、急症,到生命末期的安寧療護,通通在宅執行,其中具突破性的「在宅急症照護」,允許居家醫療個案在出現感染症時在宅住院,最快明年第2季試辦,1年約1萬人次受惠。爲提高誘因,在宅住院部分負擔將低於急性病房,比率壓在5%,年自付額上限也將低於8萬元。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居家醫療的未來將讓患者的「全程」都能在宅處理,也要導入科技,透過遠距醫療、穿戴式裝置、健保的雲端系統,讓在宅也能得到如醫院的照護。除醫護,也有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介入,亦連結長照資源,必要時也要有後送的醫院。

此外,健保署也將同步調整給付條件。石崇良說,每個患者的人生歷程不同,需要居家醫療的頻率、強度、資源不同,需要檢討給付方式,讓他更有彈性。另爲減少醫護往返,藥物開立將以「長效」爲主,也要讓特殊管制的藥品同時並進,儘可能讓醫院能做的事,在宅也能執行。

基於安全的考量,許多侵入性處置都得由專業人員執行,但隨着長照需求提高,一些臥牀者需經常抽痰,鼻胃管也可能滑脫。石崇良也預告,將有條件開放家屬、照服員來執行,若經過訓練,可透過遠距醫療讓醫師、護理師知道,這也許是可行的方向。

居家醫療中,在宅的患者約有6~8萬人,而在機構者則有12萬人,合計20萬多人因感染住院。「在宅急症照護」第1階段將開放感染症使用,讓抗生素、輸液、輸血等處置在宅就能執行。目前急性病房住院部分負擔,30日內負擔比率爲10%,在宅住院部分負擔將壓在5%,每年自付額上限也將8萬元以下,具體數字待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