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地出讓合同執行檢查擴圍:土地供後環節監管強化

(原標題:宅地出讓合同執行檢查悄然擴圍:強化土地批後監管

本報記者 張敏 北京報道

導讀

據瞭解,雖然國土部最初劃定的檢查範圍爲“70個大中城市熱點城市蘇州市”,但很多地方在執行中,將檢查範圍擴大至省內的非熱點城市。針對存在違反出讓合同執行情況宗地,主要通過限期(延期)開工、收回土地使用權、解除合同等途徑處置。

國土部於9月下旬啓動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檢查,目前正進入收官階段。此次檢查中傳遞出的信號,或將決定今後的土地政策走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雖然國土部最初劃定的檢查範圍爲“70個大中城市和熱點城市蘇州市”,但很多地方在執行中,將檢查範圍擴大至省內的非熱點城市。福建還將檢查範圍擴充至全省

在檢查內容方面,除國土部重點要求的“按時開工、竣工情況和出讓價款繳納情況”外,一些城市還將改變容積率、改變土地用途等納入檢查範圍。

這些細節都說明,此次檢查的力度和廣度應是超出預期的。

事實上,對於閒置土地的處置,目前已有明確的文件依據。但分析人士認爲,由於此次檢查並非例行動作,結合當下的政策環境,其督促作用將十分明顯。一些地方國土部門還明確表示,將加強土地出讓、批後監管等環節管理,預示着未來土地管理政策存在強化的預期。

擴圍至部分非熱點城市

此次檢查於9月下旬開始啓動,按照國土資源部的部署,檢查範圍包括70個大中城市和熱點城市蘇州市。檢查內容是2013年1月1日以來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重點是按時開工、竣工情況和出讓價款繳納情況。檢查目的是促進已供應住宅用地儘快形成住房有效供給

按照要求,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將於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檢查、提交報告

除71個重點城市外,國土部還明確表示,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可以將2016年以來房價地價上漲較快的其他城市納入檢查範圍。

在實際檢查中,部分非熱點城市也被納入檢查範圍。四川廣安、黑龍江鶴崗、湖北仙桃、湖南邵陽河南開封等地均發佈了參與此次檢查的消息,而這些城市並不在統計局口徑中的“70個大中城市”之列。

部分城市在執行中,劃定重點城市進行檢查。如湖南省的檢查範圍爲“長沙市常德市邵陽市包括所轄縣(市、區)”。有些則將檢查範圍擴充至全省。按照福建省國土資源廳發佈的通知,檢查範圍爲省內“各城市”。

從執行情況看,大部分城市按照國土部確定的重點來檢查,部分城市則更爲細化。如鶴崗市將“住宅用地合同執行情況”細化爲:是否存在改變容積率、改變土地用途、合同約定開竣工時間執行情況、價款繳納、棚改項目商品住宅、欠繳出讓金滯納金、圈佔閒置等。

河南某縣的做法爲,對2013年1月1日以來的住宅用地列出清單,並列出臺帳,通過分組方式,對每宗地的利用狀況進行現場查看,從而獲得第一手材料。

執行中的嚴苛,與此次檢查的性質和所處的政策環境有關。

上述檢查的部署,被認爲是房地產供給側改革的一種延續和補充。今年4月,住建部、國土部聯合發佈《關於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庫存消化週期在6-12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該文件的目的在於強化“供地”環節的管理,而此次檢查的目的,則被認爲是強化“後供地階段”的監管。這樣一來,政策才覆蓋了供應端的整個鏈條。

從性質上看,“此次檢查不屬於例行檢查,而是專項檢查”。國土部下屬某機構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專項檢查的內容比較集中,目的性強,檢查力度也較大。與此同時,專項檢查結束後,通常會形成書面報告,並可能據此對相關政策作出調整。”

上述人士還表示,此次檢查在9月下旬啓動,當時部分熱點城市已經依據監管層的要求,對調控政策進行加碼。當檢查深入到縣市一級時,十九大報告已經出臺,繼續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期間的政策基調趨向從緊,會對檢查起到一定的影響。

土地供後環節監管強化

上週,河南省某縣公佈了關於此次檢查的報告,從中可窺見土地合同執行環節的一些問題

根據報告,該縣2013年1月1日以來出讓住宅宗地共103宗,土地面積237.4492公頃,合同價款金額22億元。通過排查,檢查出問題的宗地數量20宗,佔19.4%;問題宗地面積32.2237公頃,佔13.57%。

報告稱,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由於政府原因致使企業無法按期開工的,有15宗地,佔問題宗地面積的75.2%;二是由於原宗地上有建築物未拆除造成企業未按期開工的,共3宗,土地面積佔11.6%;三是涉法涉訴2宗,土地面積佔13.2%。

這20宗土地中,除涉法涉訴外,有10宗地已經整改。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國土資源局表示,2013年以來共拍賣出讓住宅用地34宗,截至目前僅有一宗未按時繳納土地出讓金,其餘宗地均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2013年,國土部曾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處理閒置用地,並曝光1457宗閒置土地。國土部曾表示,土地閒置大體分兩類,企業自身原因造成的佔46%,由於規劃變更等政府原因造成的佔54%。

若前後進行簡單對比,政府原因仍是土地閒置的主要因素。但最終結論如何,仍需官方的報告來說明。

上述國土部下屬單位人士認爲,無論最終結論如何,這類專項檢查通常會在短期內起到一定的效果,如土地批後監管環節會有所強化,開工和供應情況也將被督促。

隸屬於鄭州的滎陽市國土資源局表示,會以本次檢查爲契機,結合檢查發現的問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建立完善我市住宅用地供後監管機制。

安徽某縣國土部門表示,針對存在違反出讓合同執行情況的宗地,主要通過限期(延期)開工、收回土地使用權、解除合同等途徑依法處置,積極完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供後監管。

事實上,考慮到現階段的政策環境,未來土地調控政策很難放鬆,甚至有可能繼續強化。

從10月30日開始,發改委、住建部開展針對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爲的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未明碼實價、價格欺詐、捂盤惜售、炒賣房號等行爲。這次檢查的結束時間節點同樣在11月30日。兩部委還首次採用了“交叉檢查”的方式,凸顯出重視程度。

11月21日,住建部、國土部和央行在武漢市召開部分省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部署近期房地產工作。該會議強調,“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

對於土地市場的相關政策,該會議強調,“完善土地供應管理,提高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地比例,防止高價地推漲房價。”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土地調控政策強化將成爲大概率事件,監管層會繼續鼓勵供應,但交易規則將會調整,從而抑制地價上漲過快。他表示,目前熱點城市土地市場有所降溫,但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地價仍明顯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