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二次重組的重要關口,融創中國再收清盤呈請

1月10日,融創中國股價異動,截至發稿報1.33港元,跌幅達到24%。

消息面上,9日晚間信息顯示,據香港司法機構網站,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對融創中國提出清盤呈請,並定於3月19日舉行聆訊,案件編號爲HCCW16/2025。

一則清盤呈請消息,引發融創中國股價大幅下跌,同日內房股多家公司股價波動,截至發稿融信中國跌幅12.14%、寶龍地產跌幅12%、世茂集團跌幅9.47%、雅居樂集團跌幅9.09%......

清盤呈請是一種法律程序,指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公司條例》(Cap 622),當公司無法償還債務或者出現其他需要終止經營的情況時,債權人、股東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可向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對公司的財產進行清算、評估和分配的過程,以便償還債務和處理公司的終止事宜。

在香港法下,強制清盤門檻較低,是常見的催債工具。債權人可以藉助清盤呈請,促使債務人主動還款。而被申請強制清盤的公司,可以採取以下措施應對:包括債務重組、協商和談判、申請延期聆訊、證明可持續經營能力、促使債權人撤回清盤呈請、探討替代方案等。

自本輪房地產行業調整以來,曾有大量房企遇到過類似情況,包括碧桂園、中國恆大、融創中國、旭輝控股、花樣年、新力控股、大發地產、中樑控股、祥生控股等。其中新力控股、中國恆大等幾家房企被正式頒發了清盤令,更多房企的清盤呈請則已撤回、警報暫時解除。

融創中國同樣曾在2022年時宣佈,持有本金22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的優先票據的債權人陳淮軍,對該集團提出清盤呈請;不過,一年後即2023年6月,融創方面公告稱,有關呈請人陳淮軍就其持有的優先票據對公司提出清盤呈請一事,香港高等法院已頒令撤銷呈請。

如今再有機構發起清盤呈請,並引發公司股價大幅波動,原因在於融創正處於債務二次重組的重要關口。

2023年時,融創曾對總計160億元的境內債券整體展期,並在同年年末完成了境外債務重組,公司合計整體化解了約900億元債務。但隨着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此前的重組方案也遇到兌現困難。

2024年11月14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鑑於整體經營現狀,擬初步計劃爲債券持有人提供整體債務重組方案。在境內債二次重組中,融創設置了現金要約收購、股票或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以資抵債和全額展期四種方式,與首次重組的展期方式大有不同。

具體而言,境內債二次重組涉及債券包括“H6融地01”、“H融創05”、“H融創07”、“PR融創01”、“20融創02”、“H0融創03”、“H1融創01”、“H1融創03”、“H1融創04”以及“H21融01優”,總金額面值爲154億元,新方案預計降債比例超50%。

方案披露後,上述債券中陸續已有八筆獲得通過,僅剩“H融創05”和“H融創07”暫未形成有效決議。其中,“H融創05”債券餘額13.97億元,將於1月10號進行再次投票表決;“H融創07”債券餘額20.18億元,擬於1月21日前重新召集債券持有人會議,審議債券重組方案等。

此外,境外債務方面,市場消息也顯示,融創中國有意進行二次境外債務重組,最快3月份可以有初步重組方案,該集團或無法按時兌付2025年9月到期的美元債,正在研究可替代方案,但目前還未出爐。

在此前2023年的首次重組中,融創中國將約百億美元的境外債務,置換爲了新票據、強制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融創服務的股票,分別對價57億美元、27.5億美元、10億美元、7.75億美元。

如今,融創中國的債務重組新方案能否通過,將關乎這家大型房企的“自救”前路。

最新的一份債券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1月,融創房地產新增到期未償付借款本金32.36億元,截至2024年11月30日,到期未償付借款本金爲1155億元,其中銀行貸款逾期234.15億元,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逾期741.09億元,其他有息債務逾期178.60億元。

過去一年,融創中國的主要工作放在保交房上,據融創集團官微消息,2024年,融創在全國84個城市的186個項目實現交付17萬套;三年來,融創累計已實現交付超66.8萬套。

銷售業績方面,1月6日融創中國在港交所公告稱,2024年,集團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471.4億元,同比下降44.39%,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226.1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2085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