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銀總座:過去臺新金、彰銀的關係就像兩岸

▲彰化銀行總經理建安右起)、董事長張明道今日發表對經營爭議看法。(圖/記者徐珍翔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睽違10年!彰化銀行30日再次舉辦法說會,總經理施建安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去(2014)年彰銀董監事改選前,臺新金、彰化銀行的關係就像兩岸──雙方都可以接受維持現狀直言當初財政部只希望維持臺新5席、公股4席,讓臺新銀行能夠編制合併報表,財政部也可以有所制衡;不料,臺新卻突然想取得未來「足以主導合併」的董事席次,財政部纔會「被迫應戰」。

彰銀爲何10年不開法說會?一路從基層做起、親眼見證臺新入主彰銀過程的施建安透露,過去10年間,彰銀經營層並不瞭解大股東(臺新金)真正想法,只知道對方不希望製造太多話題,因此一直未能召開法說會;如今改由財政部主導,除要求彰銀各項業務遵守法令規定外,也鼓勵爭取優良評鑑,「法說會每年開兩次是公司治理的指標之一,所以我們未來每年至少會有兩次。」

公股主導彰銀後最大改變,施建安認爲是「員工內心感到安定,沒有不確定因素。」強調彰銀董事會是在去年12月8日、有9成股東出席的情況下選出,目前是合法經營、合法運作,「現在有人(臺新金)想要透過司法行動方式干擾董事會運作,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不但會影響銀行經營,甚至對經濟也有影響。」

彰銀董事長張明道更大吐苦水,稱自己壓力真的很大,並透露最早是一位金融業大老先建議自己可以去彰銀,當時他還不假思索回答:「又不是瘋了。」不料後來受到不少人舉薦,最後財政部長張盛和竟親自找上門來,勸說:「衝突這麼大,彰銀員工怎麼能安心做事?」當下才被說服,「我是個感性的人,坦白說,當初我高考及格,一開始就是進到彰銀學習。」

至於臺新金與財政部之間的爭議,張明道認爲,這問題很簡單、很多人卻複雜化,直言大家只要回去看彰銀當初發行14億特別股的條件就可以理解;他更對臺新喊話「既然並也並不成,更不可能有所謂的永久經營權,不妨大家先把高度拉高,別再浪費社會資源。」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