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照堂影像的追尋 重出江湖

張才1948年在淡水沙崙拍攝的作品海濱少女》。(遠足文化提供)

張照堂攝影文集影像的追尋》,收錄黃伯驥1965年的照片劍俠》。

1988年,張照堂執筆的攝影文集《影像的追尋》,以第一手史料介紹33位臺灣前輩攝影家生平創作,是臺灣第一本有系統收錄日治時期至戰後寫實攝影的專書

27前年出版不容易

這套當年分成上下集的攝影文集上市後廣受歡迎,絕版後在二手書市曾飆至2000元以上,而今終於再版重出,重現被遺忘許久的臺灣前輩攝影家風采

「這本書能在27年前出版不容易」,張照堂自述,「臺灣1987年宣佈解嚴,仍以政治擴權和經濟建設掛帥,對教育和文化並不重視,臺灣主體意識還沒那麼強烈,關於攝影的專欄書籍寥寥可數,更別談前輩攝影家的專輯。」當時攝影家簡永彬在《光華雜誌》擔任編輯,提議張照堂以專欄方式一一介紹前輩攝影家。

「我從基隆板橋桃園、臺中、高雄屏東一路走下去,沒想到一寫就是3年」,1988年最終彙集成書。《影像的追尋》出版後,帶動攝影界、地方政府找尋老攝影家的風氣,前輩攝影家作品集陸續出土、也策劃攝影展,讓埋沒數十年的前輩攝影家散落四處的照片,又獲得被重新認識的機會

爲攝影執着留見證

包含鄧南光、張才、林壽鎰李釣綸、林權助、黃伯驥、徐清波等人,他們有當報社記者,或開寫真館、在銀行工作,當國老師醫生土地代書等各行各業,業餘時則背起相機記錄臺灣庶民生活點滴,而今這些攝影家已超過一半不在人世

「1960年代是有爆發力的年代,攝影界分沙龍、寫實攝影兩派潮流」,回憶當年,張照堂提到除了張才、鄭桑溪,其他受訪者他並不認識,「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對攝影的執着熱情、認真踏實,以前攝影器材貴、還要自己在暗房沖洗,過程繁複困難,反而讓拍照的精神更爲投注,也更多對人性關懷。」

感嘆仍有遺珠之憾

張照堂提到,有些照片過去不能曝光,但在《影像的追尋》後得以發表,「像貧窮、酒家女這些題材不能曝光,會讓人以爲臺灣人生活困苦。」如屏東攝影家劉安明曾拍攝小孩破碗、穿補丁衣服的照片,被質疑是「暴露貧窮」在展覽中被強制取下,「他一氣之下把底片毀了。」

張照堂不諱言,當年資訊匱乏,不少遺珠之憾,如林草、彭瑞麟、吳金淼、李鳴雕等人都沒辦法納入書中。「如果這些照片當年帶給我們『鄉愁』和『懷舊』的尋找和舒解,今天的再現不僅於此,更該是一種『理解』和『認同』的召喚和肯定,這些照片,讓我們認同我們是什麼人,理解我們怎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