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縣一年工業增長兩倍,有何秘訣?揭陽市長答南財記者問丨向新而行2025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樑施婷 廣州報道
位於揭陽市的惠來縣,2023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2.7%,這背後有什麼秘訣?
1月17日,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地市專場發佈會,揭陽市市長支光南解答了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的提問。支光南表示,惠來縣立足得天獨厚的岸線、海洋等資源優勢,堅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不斷培育壯大綠色石化、海洋經濟兩大新興支柱產業。
綠色石化產業集羣方面,以投資700億元的中石油廣東石化項目爲“超級鏈主”,惠來縣引進伊斯科、巨正源、東粵化學3個“強鏈主”企業,3個企業陸續已建成投產和18個上下游關聯產業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
海洋經濟產業集羣方面,惠來縣以投資480億元的國電投海上風電項目爲集羣鏈主,引進GE、藍水、天順、亨通等29個鏈條項目,打造海上風電、新型儲能、海洋牧場、冷能利用4條海洋經濟產業鏈。
2023年,揭陽市提出3至5年內推動惠來進入全國經濟百強縣行列。特色產業興,縣域經濟活支撐近年來揭陽經濟的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揭陽市地區生產總值爲1825.87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443.4億元,增長12.6%,其中製造業增加值爲394.82億元佔工業的89.1%,增長13.4%。
支光南表示,揭陽作爲廣東製造業基地之一,擁有服裝製鞋、五金機電、食品加工、物流電商、大健康等傳統優勢產業。
“近年來,我們堅持‘新舊並重’,在引進培育新興產業的同時,充分利用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利好,促進本地企業轉型升級。”支光南介紹,近三年,揭陽“小升規”入庫了719家企業,產值增長18.8%,17家企業入圍“廣東省製造業500強”。同時,立足優勢發展壯大電商物流業,2024年揭陽市快遞業務量在全國排第5、全省排第3。
接下來,揭陽還將積極承接產業有序轉移,構建“1+5+N”政策保障體系,深化與東莞市的對口幫扶協作,高質量建設“一核雙區”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和莞揭合作園區及縣級特色產業園區。目前,揭陽已組建首個產業轉移基金,設立首個“反向飛地”東莞·揭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2023年以來,主平臺承接產業轉移項目36個、總投資3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