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只是學音樂 把愛繼續傳下去!開發人生潛能

「親愛愛樂」絃樂團走讀環島進入第6年,今年自臺北市士林沿路步行到新竹縣竹東,竹東也將成爲今年夏天起,親愛愛樂重新出發的火種。(圖/親愛愛樂發言人熊其娟提供)

「這是什麼?老師我想學!」就是因爲這句童言童語,讓曾經是南投縣仁愛鄉奧萬大森林中親愛國小老師的王子建與陳珮文這對夫妻檔,籌組了這支以原住民爲主體的「親愛愛樂樂團」,陳珮文更進而辭去人人稱羨的穩定教職,創辦「親愛音樂藝術實驗學校」,延續親愛國小課後班這把音樂薪火。

「親愛愛樂」合唱團2017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青年絃樂演奏組意外優勝,團員在場外開心合影留念。(圖/翻攝自親愛愛樂臉書)

王子建和陳珮文當年是屏東師範美術系同班同學,兩人畢業後分發到南投親愛國小任教,因爲陳珮文本身就有鋼琴底子,夫妻倆也被委任負責指導學校社團的義務指導老師。

王子建笑着說,孩子們放了學就是在村子裡遊蕩閒晃,山上的家長大都到外地謀生,孩子的起居多半由隔代育養的阿公阿嬤負責,孩子們不是把泡麪當晚餐,就是有一餐沒一餐,夫妻倆討論後決定把社團孩子們留下來,除了加強絃樂訓練外,也進行課業生活輔導,自掏腰包準備食材與學生一同下廚準備晚餐就成了一種日常,然而卻發現昔日的茫然目光竟透露出難得的歸屬感。

製作手工小物,除了訓練學員技能,也將在市集中義賣,讓所得幫助更多需要的孩子。(圖/翻攝自親愛愛樂臉書)

「山上的孩子畢了業,考上草屯國中音樂班,入學時都展現出高度的興趣,然而學期中頹喪與焦慮慢慢浮上臉龐,因爲課業跟不上,孩子們在段考後陸續出現適應問題。」王子建觀察到這個現象,爲此他和陳珮文花了畢生積蓄在草屯買了一間透天厝,爲孩子打造一個共同的家。

2019年,陳珮文進一步辭去學校的教職工作,轉而在中興新村創立體制外中學「親愛音樂藝術實驗學校」,正式成爲小而美的立案學制,目前國中三個年級大約有15位學生,成員畢業後大多報考南藝大七年制音樂班,並在南藝大互相照應。

穿上反光背心,「親愛愛樂」絃樂團在行腳演奏過程中,將一路受到彼此保護和滿滿的祝福,大步走向未來。(圖/劉耿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