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 2月MLF、LPR將調降

中國人民銀行5日降準穩經濟,大陸官媒引述業內人士分析,降準作爲重量級貨幣政策工具,具有較強訊號意義,表達出政策加力的趨勢。展望後市,2月中期借貸便利 (MLF)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進一步下調仍有空間。圖/新華社

中國人民銀行5日降準穩經濟,大陸官媒引述業內人士分析,降準作爲重量級貨幣政策工具,具有較強訊號意義,表達出政策加力的趨勢。展望後市,2月中期借貸便利 (MLF)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進一步下調仍有空間。

經濟參考報6日報導,人行本次降準力度超過市場預期。去年人行兩度降準,幅度都是0.25個百分點,單次釋放人民幣(下同)5,000億元。今年開年,人行一口氣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兆元。

國家金融與發展研究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表示,此時降準,可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爲信貸增長提供「糧草彈藥」,平衡資金面的短期波動,暢通政策傳導機制,降低商業銀行負債成本,緩解商業銀行不斷收窄的息差壓力,增強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爲商業銀行向實體經濟讓利創造空間。

報導引述專家表示,降準實施後,今年貨幣政策空間充足,2月MLF、LPR仍有調降可能,同時貨幣政策將更能發揮「總量加結構」雙重功能,對實體經濟形成更有力支撐。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降息存在必要性和施策空間,實施節奏主要將取決於經濟成長動能變化、美國聯準會降息和美元指數的變化。短期看,不排除LPR於2月下修、政策利率3月下修的可能。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爲,無論降準或降息,後續都有進一步放鬆的空間,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較豐富,可依經濟成長情況、物價運作情況做選擇。

曾剛指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多是透過再貸款等路徑,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投向需要的領域。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目前人行專門成立信貸市場司,可能會透過信貸政策引導信貸資源更多投向五個重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