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債務飆漲?財部:排除金融海嘯、八八風災,沒過快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財政部19日說明政府債務狀況指馬政府執政7年,長期(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增加新臺幣1兆7,105億元,較執政前增加46.68%,並宣稱該數字歷任政府建設臺灣所累積結果。財政部官員說明,馬政府舉債增加主因爲國際金融海嘯、八八風災等「不可抗力因素」,一旦排除後,每年平均舉債1,273億元的速度並未過快。

財政部表示,扁政府時期執政8年,長期債務也增加1兆4,923億元,債務餘額增幅68.7%,可看出馬政府並未浮濫舉借債務。官員進一步指出,2009年起,中央政府債務增加,主要是因爲遭逢國際金融海嘯、八八風災等變故,後續因發放消費券、擴大公共建設及重建等作爲,導致每年平均增加舉債567億元。

此外,由於無歲計賸餘、減少釋股預算編列,加上大面積國有土地不再出售政策影響,2009年起收入已不如以往,每年平均減少收入604億元。財政部分析,若排除大環境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每年平均舉債1,273億元,與過去相比,並無累積債務速度過快問題

面對政府舉債逐年增加窘境,財政部宣稱已開出「財政健全方案」及「中央政府債務改善計劃」兩大藥方,如今,中央政府總預算及特別預算赤字佔GDP比率,已從2009年、金融海嘯高峰期的3.4%,逐漸下降至今年的1.0%;年度債務淨增加數也從2010年高峰的4,105億元,降至今年的1,692億元;融資財源佔收入比重則從2009年21.51%降至今年的11.61%。

至於外界相當關注的潛藏負債18兆元,財政部也解釋,政府潛藏負債屬於未來應負擔的法定給付義務,採編列年度預算方式支應,但因爲是未來社會安全給付事項,尚可藉由費率調整、給付條件改變、經營績效挹注等方式,改善各種社會保險財務結構,依據國際貨幣基金定義「未必成爲政府的實質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