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六機制 加強KY股監理

康友-KY爆出董座掏空神隱,第二季財報難產,已遭停止交易,導致上萬股民受累。證交所表示,爲提升投資人信心及強化監理效能,將對第一上市公司(KY)採行六大監理措施,且近日將邀集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研商如何強化監理機制

金管會 要會計師事務所說清楚

至於康友-KY簽證會計師是否有責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9日受訪時表示,應先勤業衆信會計師事務所對外說明,這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他自己的會計師簽證,應該要有一定程度考覈」;其次是證交所會調閱會計師工作底稿,判斷是否有疏失,若有違規違法部分,將會由金管會複審、開罰。

證交所提出六大監理措施包括:一、增加監理頻率,對列入財務重點專區公司增加監理頻率及預警指標;二、研議增加會計師函證頻率:因銀行借款營業收入、應收帳款等重要會計科目及公司資產設質情形財務報表表達之適當性具重大影響,將研議增加會計師函證頻率,期即時發現異常。

第三、強化與會計師訪談作業:透過與會計師訪談作業,建立雙向溝通互動平臺,提醒應加強注意核閱或查覈重點事項,促使平常之核閱或查覈工作品質更嚴謹。

四、擴增外部企業信用資訊蒐集管道;五、拜訪公司主要營運據點,將協同會計師至公司主要營運據點,觀察公司運作情形、瞭解其營運狀況及公司治理情形。

第六、已函請第一上市公司增加法人說明會召開頻率,並宜由董事長或獨立董事親自出席,增加投資人信心。透過不定期辦理法人說明會可提供投資人更即時多元的產業發展動態或營運資訊,藉此說明公司經營方向目標願景,並有助投資人瞭解公司財務業務未來發展方向。

黃天牧強調,康友事件目前仍是「個案」,並不能擴及所有第一上市公司(KY) ,過去金管會及證交所等對KY的相關要求,已比一般初次上市櫃公司嚴格,如每年都要做實質的財報實審,要作內控,要求每一年都要來臺灣,上市前要作業績說明會,然後每兩年還要去實地查覈,看這些公司在對岸營運的情況。

今年因爲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會計師無法實地到大陸查覈年度財報,是否造成財報漏洞?黃天牧表示,因爲疫情關係,金管會允許會計師以替代覈查方式取得應有的資料,但查覈品質仍應要維持同樣標準,不能用疫情作爲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