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保險境外業績 一升一降

OSU業務主要是外幣有價證券買賣、衍生性金融商品等,受聯準會持續升息使美債殖利率高帶動,不少投資人搶進,推升OSU業績超過千億美元大關。根據金管會數據,至7月底18家OSU業績量達1,070億美元,年增214億美元或25%。

反觀壽險OIU業績受升息衝擊,主力保單多爲外幣計價利變型保單與投資型保單,升息後OIU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並未如市場利率大幅調升,目前OIU美元利變型終身壽險宣告利率多還停留在3%,較美債殖利率屢破4%,OIU保單賣相不佳,業績呈現衰退。 截至7月底,九家OIU有效保單件數僅剩597件,年減達131件或22%;保費收入前七月爲1,927萬美元,年減765萬美元或28.4%。

壽險OIU過去曾紅極一時,2015年開放後壽險搶攻市場,提供較高宣告利率給境外人士,尤其主力客戶多爲陸客,最高峰2017年,「臺版肥咖條款」(CRS)上路前,吸引高資產客戶轉進OIU保單,當年保費收入高達1.7億美元,之後陸客來臺減少、洗錢防制趨嚴影響,2018年開始衰退,2020年再遇疫情爆發,國境管制無法入境簽署保單,OIU保費收入跌至谷底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