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權面臨5大危機 學者警告:恐致美國解體

美國國民警衛隊國會大廈前交接槍枝學者認爲,美國政權正面臨比月初國會山暴動更嚴重的5大危機。(路透資料照片)

拜登(Joe Biden)本週已入主白宮,但川普(Donald Trump)留下許多挑戰要怎麼應對,仍待時間檢驗。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林德(Michael Lind)投書線上猶太人雜誌《Tablet》(注:林德具德籍猶太人血統),指出美國政權面臨政治身分社會、人口、經濟5危機,統治階級的退位,可能導致美國解體

林德注意到,在過去8個月內至少就有2次示威者攻陷公部門案例,除1月6日國會山大暴動菁英統治階層放棄國會大廈,讓相信川普(Donald Trump)關於勝利被偷走等煽動性言詞右翼人士闖入;去年6月8日,藉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抗議的左翼人士佔領西雅圖1間警察局並於長達24天時間中創立了1個政府主義公社。

他認爲兩者共同點就是合法授權與強制秩序都消失了一段時間,這象徵美國統治階級的退位(the adbication of authority by America's ruling class),而這種退位會導致的後果,可以被描述爲美利堅合衆國從現有形式邁向解體的慢動作新冠疫情和隨之而來的封鎖造成經濟衰退,當然影響了解決這些危機的時機,但就像在地震或火災中被摧毀的建築物一樣,在大型災難前一定就有內部結構老化、腐蝕問題。

政治危機林德認爲奠基於1970年代共和、民主2黨的黨內初選,他認爲這種民主化改革結果適得其反,因爲少數積極參與黨內初選投票的各種狂熱份子,取代原本政黨的多元化草根聯盟性質,這讓極端人士如川普等能成功抓住機會

全國性政黨由有效的組織,淪爲空殼品牌,政黨路線變成由國家領導人和他們的金主、政治顧問、豢養的媒體來決定,將總統權力前任們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老練兩黨菁英政客都選擇行使膨脹的權力,設法讓對方失去合法性,稱對方是國家的威脅。」

身分危機,林德重申一貫的美國傳統價值與民主民族主義,認爲現在美國無論是黨派領袖們或選民,都不再受跨黨派團結和共同愛國主義約束,不再有共同的「美國敘事」,理應在民權運動後消除的種族隔離和歧視又浮現,左、右翼對立,而且不幸的是,沒有兩黨共同信奉的新國家故事來取代舊有典範,導致分歧無法消弭。

社會危機來自於社交媒體工具的濫用。林德認爲,這些工具原本應該促進社會融合,實際上卻成違反社會工具,有敵意的交戰派系可以透過這些工具在短時間內號召全國各地、以年輕族羣爲主的好戰份子聚集,導致各種社會反常現象,尤其是被2大黨拿來當成街頭戰爭的武器。

人口危機來自於千禧世代,20至30歲、無子女的階層更可能被左翼或右翼煽動,加入媒有極限的黨派之爭。理論上移民可以彌補各年齡層人口不足,但圍繞大規模移民的政治觀點可能有煽動性,讓蠱惑人心的政客崛起,川普就是最好案例,他利用各種合理還有不合理的擔憂來搧風點火。

經濟危機則是來自於林德一貫反對的自由主義和美國政府商業戰略過於集中在減低勞動力成本。他認爲幾十年來美國降低勞動力成本方法並不是靠技術進步或自動化,而是將工作外包給他國的低收入工人,政府放任企業,讓他們打壓工會或是採用約聘員工來降低工資、提供福利,美國私人企業工會成員數量只略多於勞動人口總數6%,比史上最極端信奉小政府、大企業的總統胡佛(Herbert Hoover,任內發生經濟大蕭條)任內還低,幾十年來創造的大多數就業機會都是低薪工作。

林德指出,在已經崩潰的廢墟上建立新美國會是很大挑戰,將需要幾代人共同努力,如今當務之急是先對系列重大制度崩潰的根源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