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膠囊-爲何現在應該投資美股?

駿利亨德森平衡基金經理人 Jeremiah Buckley

在目前通膨陰霾揮之不去、經濟前景仍有疑慮的環境下,我們認爲美股在投資組合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美股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其企業市值佔全球股市的40%以上。美國是最容易進入、最透明和最具流動性的市場之一,其經濟環境孕育創新的文化。全球許多最成功的公司都位於美國,因此,許多投資者選擇將部分的股票部位配置到美股。

在企業組成方面,美國與全球其他市場有着明顯的差異。例如,美國股市極度偏重成長爲導向、以科技爲中心的產業如資訊科技和通訊服務,標普500指數含有上述產業比重是MSCI世界不含美國指數的三倍以上。與此同時,標普500指數在其他產業,如金融與工業的配置明顯較低,經濟架構與產業比重的差異,在同時投資美國與全球其他市場時,投資組合將更多元化。

面對持續的高通膨與經濟不確定性的環境,投資美股亦有優勢。股票-尤其是成長型股票-通常能在通膨期間發揮避險作用,因爲成長型股票可能以優於通膨的速度成長。對勞動力依賴程度較低的企業,例如資訊科技產業公司,受到薪資壓力的影響亦較低。同時,科技的普及是過去十年通膨下降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近期的薪資上漲可能會刺激提升效率與替代解決方案的投資,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從而使特定公司受惠。

爲了長期的生存和發展,所有企業都須決定如何駕馭與利用科技,以科技爲基礎的主題在未來幾年將繼續順勢而起,例如協助增進生產力、數位轉型以及連結經濟所有領域的企業將能受益。 我們認爲對半導體的需求將持續增加,部份原因源自轉型爲綠色能源生產、採用電動車的比例上升以及AI應用。另外,所有公司都有望提高生產力及變得更敏捷,而這需要持續投資軟體。

在度過艱難的2022年之後,美股已證明具有韌性,即使面對經濟的不確定性,美股仍可保持活力。隨着企業適應較高的利率,通膨也放緩,獲利能力現在將成爲股市成長的關鍵。儘管經濟可能出現波動和坎坷,但我們對2023年餘下時間和2024年的獲利成長前景持樂觀態度,即使假設經濟走勢緩慢至持平也是如此。

獲利預期雖已放緩,市場仍普遍認爲未來12個月標普500指數的獲利預期將成長。預計未來幾年標普500指數每股盈餘和股息增長速度將優於MSCI世界不含美國和MSCI歐洲指數。

考量這些因素,美股可以在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發揮多面向的效果,特別是目前全球經濟面臨持續的通膨和不確定的成長前景。股市最終是由長期且持續的獲利成長所帶動,能夠隨着時間逐漸增加獲利的公司將會受惠,我們在美國股市看到了許多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