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業”搭起生活服務圈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信部等日前印發《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上線生活服務的意見》,鼓勵物業服務企業運用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提升物業智慧管理服務水平。專家表示,智慧物業將打通居民“最後1公里”的生活服務,讓“互聯網+政務服務”向居住社區延伸。

充當防疫“小幫手”

“這個‘社區疫情防控微信程序好,不用和物業接觸,減少了聚集的風險,安全又高效!”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萬年埠街道皖新朗詩小區門口,準備外出的居民洪林一邊測體溫,一邊豎起了大拇指。一個微信小程序,便利了業主物業管理人員的溝通,也讓社區防疫管理更加智能

智能物業管理工具在防疫期間充當了“小幫手”的獨特角色,社區的智能防疫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紅外測溫設備、消毒無人機、翻譯巡邏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成爲防疫戰線中的特殊身影。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更多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的智慧物業設施,成爲助力物業公司提供更好社區服務的重要工具,在社區管理中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專業人士分析,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社區成爲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智慧社區通過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幅提升社區精細化治理、智能化服務和精準化決策能力。隨着智慧治理服務從城市向社區、村鎮基層延伸,智慧社區成爲基層治理領域應用新焦點。

房地產資深分析師肖雲祥認爲,智慧物業、智慧社區是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打通服務羣衆的“最後1公里”,有利於打造服務型社會,提升居民對幸福生活的體驗感和獲得感,促進居民消費的增加。

刷新智慧“存在感”

智能車牌識別系統人臉識別系統、車輛管理無人值守設備、智能安防系統……隨着各類智能系統逐漸在社區中發揮作用,智慧物業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主動自動識別業主、陌生人、外賣快遞員;社區停車場車位自動進行使用頻率分析,施行無感通行繳費;社區線上APP與線下商家服務聯通,提供購物、教育、養老、娛樂等各類生活服務;智能監控系統自動識別高空墜物,社區消防設施自動檢查……隨着越來越多智慧物業硬件與軟件設施被投入社區物業管理使用,這些頗具“未來感”的生活場景正逐漸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感”。

近日發佈的《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納入了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全域全量採集數據、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融合線上線下服務等六方面內容。推動設施設備管理智能化、實現車輛管理智能化、促進居住社區安全管理智能化,拓寬物業服務領域、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提升公共服務效能、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等與居民生活切實相關的智能化物業管理服務內容被重點提及。

“科技賦能,便於建立以智慧社區管理爲基礎單元,以智慧城市建設管理爲目標的系統性工程。通過數據採集、管理、分析和利用,有助於城市管理層對城市進行更好的管理和服務工作。”肖雲祥表示。

加強智能“基本功

智慧物業的快速發展並非一日之功。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統計,2013年至今,中國百強物業企業智能化投入的資金規模複合增長率超過50%,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約1%。近年來,智慧物業成爲物管服務的新發展方向,物業管理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在智慧物業方面佈局發力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智慧社區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近萬億元。廣闊的智慧物業市場規模爲智慧物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片“藍海”。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物業服務企業通過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和集約化管理,企業的管理效率運營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行業新技術運用及項目外包等方式的助力下,物業服務500強企業的人均效能正在顯著提高。頭部物業服務企業幾乎都擁有或正在開發自己的信息化平臺。

《2020中國綠色智慧物業發展報告與案例選編》指出,以移動互聯、IoT(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爲基礎支撐,打造專業化、協同化的綠色智慧物業平臺,構築一體化綠色智慧物業管理體系,已成爲新時代城市居民和各大城市服務運營主體推動智慧社區和數字城市建設進程的重要發力點。(本報記者 高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