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世界格局加速演變,大國衝突全面上揚(劉元春)

中美緊張關係升級。(示意圖/Shutterstock)

中共總書記在2014年提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近期又對這個概念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化。尤其是在二十大中,對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行了一些說明:第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第二,全球處於變革動盪期。這些說明背後都暗含了很深的學理和現實邏輯基礎。

一、大變局的核心指標

1、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地位大幅上升

2008年是一個分界點,新興經濟和發展中國家佔全球經濟比重第一次超過發達國家。在疫情之前,這個比重的變化已經達到了18個百分點。目前很多變化與原來的預測是不一樣的,比如新興經濟體這幾年的動盪比發達國家更劇烈,經濟增速下降的幅度也更大。

很多人非常看好11個新興經濟體,但它們的分化也很嚴重。未來這種變化會是什麼樣的態勢,是需要我們重點考慮的。金磚五國在2000年前後處在相對平衡的狀態,但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其中熠熠生輝的只有中國和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的體系面臨着很大的壓力。2021年G7的GDP達到42.4萬億美元,比金磚五國高出近18萬億,佔全球比重將接近45%。2021年,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GDP分別爲17.73萬億、3萬億、1.77萬億、1.6萬億、4197億美元,合計24.5萬億,超過了美國GDP,佔全球的24.8%。其中,中國一家獨大的格局全面顯現。同時,過去二十年中高收入國家佔世界的比重下降了15.43個百分點,中等收入國家提升了15.33個百分點,而中國佔世界的比重提升了12.13個百分點。

因此,從一般角度來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東西方國家的格局變化,也是高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之間的變化,更確切一點,就是中國大國崛起的過程。

2、亞洲在世界格局的地位全面上升

世界三大板塊,印太板塊、美國板塊和歐洲板塊,在2008年交匯後,出現了加速分化的態勢。美國GDP比重呈現出穩定恢復的過程,但歐洲的比重大幅下降。最爲重要的標誌是,2020年中國GDP比重第一次超過整個歐元區的總量。2021年中國GDP總量爲17.7萬億美元,歐盟總量17.1萬億美元,我們比整個歐盟還多6000億美元。可以看到,在未來五年或十年,歐洲加速衰落是定局,印太區域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將加速上揚,達到美國在戰後的最高比重的位置指日可待。因此,亞洲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亞洲時代全面到來。

在過去十年和未來十年,逐鹿亞洲、搶佔印太市場成爲各個國家的戰略重心。十年後,這些戰略實施的成功性會發生很多變異。第一,俄羅斯提出的大歐亞概念,在俄烏事件過程中已經全面崩潰。這種崩潰必定會驅使俄羅斯以遠東開發爲重點;第二,印度在印太框架裡向東進行戰略擴展,這對於我們潛在的戰略威脅是比較大的;第三,中國和美國在「一帶一路」上進行競爭性的佈局也值得關注。

3、中國經濟崛起改變世界整體格局

亞洲體系中,中國已經基本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但這種局面是否意味着中國的亞洲時代已經到來,中國基本盤和亞洲版圖已經牢不可破呢?並非如此。從美國崛起的經驗來看,由孤立主義向區域主義再向世界主義拓展的過程中,區域主義是成爲全球大國的重要中轉站。中國若要在亞洲處於絕對優勢和控制地位,需要我們在戰略上有所調整,亞洲戰略應該成爲中國戰略的基本盤和核心。美國目前佈局產業鏈迴流,包括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這要求我們也要在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上有所斬獲。

1)中美大國博弈的格局已經全面形成

預計到2025年,中國佔美國GDP比重基本達到85%,這將改變中美不對稱的博弈格局,在同樣一個量級進行纏鬥。這種纏鬥將改變未來雙邊博弈的內涵和戰略性的定位。

2015年中國GDP超過美國60%,今年提升至78%。在此過程中,雙方擦槍走火,各種矛盾不斷激化,也是我們需要風險管控的關鍵時期。今年美國國防報告出臺,其中美國白宮認爲2029年左右中國GDP將超過美國。三年疫情導致中國經濟的下滑,尤其是今年增速只有3.2%,而美國今年經濟增速估計在2.7%左右,目前我國新增GDP還略低於美國。由此很多人認爲中國永遠也趕不上美國,但這種悲觀情緒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從學術角度來看,中國趕超是大概率事件。

從購買力平價看,2013年我國購買力平價已經超越了美國。按照去年的購買力平價,中國總體GDP是27.3萬億,美國是22.9萬億,我們比美國多4.3萬億。這表明兩個國家實際資源控制能力存在差別,導致戰略衝突是很明顯的。

2)經濟格局的變化導致世界治理體系的變化

WTO方面,2001年多哈回合陷入僵局,多邊談判機制失靈;2018年WTO上訴機構癱瘓,同時美國威脅退羣。國際金融與貨幣體系方面,目前IMF協調體系失靈,導致G20宏觀協調體系啓動。此外,中美間的博弈導致美國以民族外交同盟和供應鏈同盟作爲基礎築起小院高牆,實施各種脫鉤。俄烏衝突爆發又導致歐美民族外交同盟結成了很好的體系,更爲重要的是全面復活了北約這一軍事組織,並且使這個軍事組織泛世界化。

4、分工體系、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變化意味着全球格局性的變化將進一步拓展

全球產業鏈在過去十幾年中發生了劇烈變化,中國作爲全球產業鏈核心成功擠入世界前三強之列。

其中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專利的貢獻。2019年中國專利貢獻首次超過美國達到第一,並且連續三年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還有幾個很重要的參數,比如中國的高被引文量處於世界第二,研發強度、創新指數也有很大的變化。更爲重要的是,國家內部頂級創新次國家區域模式開始顯現,從目前的專利科學出版物行政區域的集中程度來講,中國已經完全躋身世界前列。同時,我國佔全球電子專利生產比重大幅度上揚,過去二十年逐步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去年,中國創新指數成功躋身第12位,研發投入成功進入世界第2位。全球風險投資區域分佈中,亞洲板塊大幅度上揚,其中最核心的是中國。

與此同時,技術脫鉤現象早已出現。我國的國際共同發明佔比下降,國際科學聯合出版的佔比也在下滑,這一點需要我們重點關注。

二、加速變化的重要表現

1、長期停滯將被全球滯脹所替代

1)「4低2高」向「2低3高」模式轉變

過去的「4低2高」是指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低收益,高債務、高槓杆。目前,世界經濟正在轉向「2低3高」,即低增長、低貿易,高通脹、高債務、高風險。這個變化標誌着世界進入一個新階段,要求我們要進一步發展。低增長表現的很多,很重要的原因是疫情衝擊,以及新冠與人類的共存導致各種生存成本上揚。同時,技術進步放緩。更爲重要的是,能源危機以來環境技術的增長速度比預期的差。此外,老年化加速導致全球日本化問題嚴峻。2020年是一個很重要的分界點,2025年是全球出現老齡化的重要節點。這導致很多基礎參數出現變異,尤其是全球儲蓄率的上升。

2)低貿易現象

這也就是逆全球化現象。這幾年貿易下降非常厲害,在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過程中,貿易還會進一步降低。

3)局部國家滯脹已經來臨,全球大概率也將出現滯脹

目前全球通貨膨脹達到8%點多,OECD國家通貨膨脹率達到10.9%,很多新興國家通貨膨脹都達到了兩位數。這次與上一輪的通貨膨脹有很大的差別,不僅是供給衝擊,同時也有需求拉動。更重要的是,本次通脹與供應鏈重構、供應鏈瓶頸等深層次的因素有密切關聯。

疫情是重要的觸發因素。人類歷史上的高通脹一般與戰爭和地緣政治密切關聯,瘟疫就像一場戰爭,在供給和需求端產生不對稱的衝擊,但與戰爭又有所區別。

通貨膨脹的黏性可能比原來預期要大,主要原因一是超預期的疫情衝擊;二是疫情救助的天量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三是俄烏衝突中期化;四是全球化時代第一次大的供應鏈衝擊和大宗商品價格衝擊。用單純的貨幣政策來對衝目前的多元通脹,可能會導致利率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受損比以往更大。因此,使用單一工具對衝原因複雜的通脹,是非常困難的。

4)高成本時代已經到來

第一,病毒與人類共存,導致各種健康防護成本急劇上升;

第二,逆全球化導致的技術創新成本和貿易成本的大幅上升;

第三,各國綠色轉型加速,這首先是成本概念;

第四,區域衝突常態化導致地緣政治惡化帶來的防護成本的增長,這種增長在俄烏衝突下表現得非常明顯;

第五,高債務與高利率帶來高還本付息。原來雖然是高債務,但是低利率或者零利率,所以還本付息壓力還不高。但美聯儲連續加息超過400個基點帶來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

第六,勞動力短缺與工資聯動機制的出現。

以上幾個因素導致高成本時代的到來,體現爲高通脹、低增長。若能在這幾大成本控制中取得優勢,就能夠在競爭中拔得頭籌。

2、各類社會政治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在衝突中進一步惡化

1)全球不平等問題在三年疫情衝擊後進一步加劇

2)收入分配惡化帶來的民粹主義問題短期內難以緩解

3)民族主義、孤立主義、區域主義問題在未來不會緩解

在俄烏衝突中,各國已經將傳統經濟利益放置於第二位,而將價值觀、民族、文化等利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會引發一些格局性的變化。

4)在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孕育出來的強人政治將導致地緣政治風險加速上揚

此外,世界進入金德爾伯格陷阱,大國博弈衝突還會處於全面上揚的過程。

總體來說,隨着新時代的到來,全球增長能力下降的過程中出現了結構性分化,各國增長動能也出現了結構性變異。高成本時代的到來導致高通脹和低增長,競爭的關鍵在於成本控制。而成本控制依賴於技術進步、制度優化和調整,以及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戰略性佈局。因此,未來可能具有強烈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具有一些外生性衝擊和風險內生爲經濟增長壓力的特性。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有新的觀念和新的視野,來把握各種短期和局部的問題。

【作者爲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創始人,本文整理自劉元春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論壇(2022)上的發言】

(本文來源:「CMF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公衆號,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