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熱的一天 熱死數萬人 怎麼一回事?
(圖片取自Pexels)
隨着氣溫的升高,馬上就要步入夏天了,夏天可以說是令人生畏的季節,讓人們無法接受的是它的溫度,在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農曆的五六月間,尤其是在六月初(公曆7月中下旬)最厲害,根據《續東華錄》記載「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在1743年7月20日至25日氣溫均高於40度,其中25日的氣溫高達44.度,當時清朝官方更統計,7月14到25日,僅北京近郊和城內熱死的人數就達到1萬1400人。
在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農曆的5、6月間,尤其是在6月初(公曆7月中下旬)最厲害,根據《續東華錄》記載「6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在1743年7月20日到25日氣溫均高於40℃,其中25日的氣溫高達44.4℃,在大街上都可以煮雞蛋了,這一天也成爲歷史上中國夏季最高氣溫。
據《中國三千氣象總集》中記載,這次的高溫天氣覆蓋的面積很廣,山東、山西、天津、河北、北京等地都是異常的炎熱,在多部立即文獻中和地方縣誌中都有記載。從這些縣誌的記載可以看出當時有多熱,甚至當時清朝官方的統計都是佐證。
根據當時清朝官方統計,7月14日到25日,僅北京近郊和城內熱死的人數就達到了1萬1400人,但其實這些數字並不精確,因爲當時統計比較困難,實際上熱死的人數在這之上。
這一年的整體溫度都比往年要高,而當時高溫天氣被老百姓認爲是一種天災,所以當氣溫剛剛轉熱時,北京城的老百姓們就感覺到,今年是一個不尋常的年,而到了7月初,老百姓們更說,從未見過像今年7月的高溫天氣。
這樣的天氣連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都非常難受,喜歡舞文弄墨的他寫下了這樣一首打油詩:
《熱》
輾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
在當時根據清代宮廷保留的「晴雨錄」記載,到了7月26日清晨,北京地區才降下了一些小雨,這場小雨也使得酷暑得到了緩解;一天之後,華北等地也迎來了降雨,可是這場酷暑帶來的影響卻並沒有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