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鹿鄉 雙陽鹿產業助民脫貧
鹿全身上下都是寶,「鹿鞭」作爲中藥,自古以來被視爲有壯陽效果。(記者藍孝威攝)
鹿茸被割取後,傷口結痂的雄鹿。(記者藍孝威攝)
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的梅花鹿生性膽小,看到人都會立刻躲開。(記者藍孝威攝)
全世界最早圈養鹿的地方在長春市雙陽區,清代時爲皇家狩獵園林,迄今已有300多年曆史,1995年大陸國務院命名爲「中國梅花鹿之鄉」。截至目前,雙陽區鹿養殖達28萬隻,養鹿農戶1.3萬多戶,年產新鮮鹿茸450多噸,鹿產品交易量達到6500噸。由於經濟價值高,協助許多民衆脫貧,201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萬5千多元(人民幣,下同)。
鹿鄉科研人員精心培育「雙陽梅花鹿」,體態勻稱適中,鹿茸具有:枝頭肥大、質地嫩、茸形完美、色澤鮮豔和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點,「雙陽型梅花鹿」育種獲大陸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世界唯一的人工培育的定型品種。本來梅花鹿屬於野生保育動物,現在視同家畜,可以人工飼養。
全身是寶 鹿茸最具價值
既然養鹿是雙陽區傳統產業,雙陽區旅遊局局長李冰2016年調任鹿鄉鎮黨委書記後,提出了建設「魅力鹿鄉」的發展藍圖。截至2019年末,鹿鄉鎮全鎮的鹿養殖數量達到14萬隻,佔全大陸六分之一,比2018年增長7.14%,相比2016年更增加一倍。
「養鹿不是很難,但鹿的習性膽小,不易接近。不像牛、羊生病時會讓獸醫走到跟前、乖乖接受檢查,因此不好診斷,全得靠飼養員仔細觀察」,梅花鹿養殖場場長桂寶玉表示,「鹿的全身上下都是寶,從鹿茸、鹿肉、鹿皮、鹿血、鹿心、鹿鞭等都可進一步做食品加工,其中以滋補養生的鹿茸最具經濟價值。」
一頭雄鹿每年可採收鹿茸1至2次。每年採1次者,約在7月下旬。每年採2次者,第一次在清明後45至50天採第一次茸,第二次約在立秋前後採第二次茸。雄鹿的嫩角沒有長成硬骨時,帶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種貴重的中藥,用作滋補強壯劑,對虛弱、神經衰弱等有療效。
投資期較長 2年始回本
桂寶玉表示,養一頭鹿,每年的收益在5000至8000元之間,其中包含養殖成本2500元。由於當地養鹿是扶貧方式之一,該養殖場輻射帶動當地100多家農戶加入養殖,「但是要等上2年、能夠開始收割鹿茸後才能回本,投資期比養牛羊豬稍微拉長一些。」
長春市慧源鹿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侯立忠說,鹿的經濟價值很高,公司年營業額約5000萬元,「光是一公斤的頂級鹿茸,就可以賣到7萬元以上,還可以客製化生產,按照客戶要求切片、磨粉等等。」
統計數字顯示,鹿鄉鎮的梅花鹿養殖戶已發展到1萬戶,梅花鹿規模養殖專業合作社11家,鹿業養殖小區62個,中小型鹿場1200個,梅花鹿標準化養殖程度達60%以上。2019年,鮮鹿茸交易量達到450噸,鹿產品交易量達到6500噸。
已成鹿產品 產銷基地
此外,鹿鄉鎮關於鹿的生產研發類企業發展到34家,其中龍頭企業13家,創建了省級以上知名品牌10多個,產品覆蓋保健品、食品等6大類130多個品種,專業經銷業戶810戶,年客流量超百萬人次,交易額突破35億元,已是成熟的鹿產品研發加工基地和鹿產品交易集散基地。
目前雙陽區有國有鹿廠8家,集體鹿廠35家,養鹿專業戶3600多家。鹿養殖數量、鹿茸總產、單產、鹿茸優質品率及出口創匯指標均居全大陸各縣之首,是大陸最大養鹿基地,1995年被命名爲「中國梅花鹿之鄉」。
爲脫貧攻堅工作,李冰提出「以產業爲支撐精準施策,以羣衆爲主導廣泛參與,以挖窮根爲核心補齊短板」的思路,指導建立「扶貧鹿場」,走出了一條治窮靠產業、發展有後勁、致富有動力的脫貧之路。鹿鄉鎮建檔貧困戶464戶、貧困人口849人,已脫貧426戶、748人,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1.73%下降到2019年的0.04%,2個貧困村皆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