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萬輛廢棄共享單車,被緬甸人收購?看到用途國人後悔了

先是黃色的松果,然後是藍色的哈囉,再是黃色的美團。

共享單車在過去的幾年間猶如雨後春筍,一夜之間遍佈全國各大城市之間,不少居民都感受到了來自共享單車的便利。

各大品牌爲了搶佔市場, 更新換代的那叫一個快,廢棄的單車堆積成山的現象屢見不鮮。

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緬甸人竟然偷偷打起了收購我國廢棄共享單車的主意。

在得知他們的用途之後,不得不承認:後悔了!

共享單車遍地開花

從2015年的ofo的第一輛共享單車在北京大學面世後,共享經濟開始繁榮,直到2016年年末,我國至少有25家共享單車品牌,在全球的總投放量甚至高達2700萬輛。

人們稱呼共享單車:“開創中國共享經濟的新紀元。”

萬物發展有利也有弊,共享單車蓬勃發展後也帶來的許多問題。

共享單車的興起讓資本方發現了商機,無數資本快速入場,佔據共享單車市場。

比如我們熟知的最早共享單車品牌的ofo、摩拜以及後來的哈羅單車在經過發展後,融資均超過20億美元,在共享單車市場形成“紅黃藍”三局對陣的局勢,其他資本也隨之下場,像是之前我們熟知的小鳴單車、悟空單車等。

國人外出有了更多的選擇,一定程度上造福了大衆。但在多方資本的擠入下,共享單車市場經過爆炸式增長,進入了飽和期,行業變化也隨之而來。

在資本競爭下,共享單車投放過量、無序停放佔據道路影響交通等問題逐漸暴露。

從17年開始,各地政府爲解決共享單車帶來的城市問題,各個城市開始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

直到此時,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顯示,截止到當時,共享單車投放量超過1600萬輛。

後續問題層出不窮

本以爲是好事一樁,但沒想到過量投放共單車導致運營商超負荷運轉,問題層出不窮。

後來ofo破產後押金問題令衆消費者擔心,摩拜被美團收購,其他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品牌悄然無息退出了市場。

共享單車本來是爲解決“城市病”的誕生的,但因資本的過度競爭,大量製作共享單車,資本退場後,共享單車也形成了也形成了新的城市病。

無數共享單車報廢,大量堆積在路邊等地,數量令人震驚,被人們稱爲共享單車“墳地”。不僅大量佔用城市空間和資源,廢棄的共享單車還將形成16噸的城市垃圾。

如何處理過量的共享單車?形成的共享單車墳場又應該由誰來買單?

這些問題令各大城市和企業不斷頭疼。

因共享單車本身高損耗和加上局部過剩,企業處理起這些共享單車,不得不需要考慮成本因素。

企業將這些單車調整後再次投入市場的成本超過製造一輛新的單車的話,那麼成本增加,舊單車毫無處理價值,這也就說明,舊單車幾乎與廢品無異。

如果放任其堆積不管,造成的損失也十分巨大。眼看着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淪爲廢品而無計可施,實在令人惋惜。

政府爲這些“殭屍車”找到了新的出路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經過政府和多方機構的努力下,這些被打爲“殭屍”“廢品”的共享單車終於找到了新的出路。

讓共享單車“有尊嚴地退場”,首先要建立系統的回收體系,可以讓共享單車的每個零件都可以變廢爲寶。

哈羅單車與回收再生公司合作,將廢棄車體塑料部分變爲塑料盆、塑料座椅等,再生成新的產品,爲社會服務。

而車體的金屬部分將會再次回爐,做成金屬產品實現循環利用。車座和輪胎將會再次改進,比如做成流浪貓貓窩進入大衆視野。

摩拜與設計團隊合作,將單車拆分,搖身一變化成具有設計感的桌椅,檯燈等日常生活用品,實現再利用。

或利用新工藝將回收輪胎加工處理後,幫助山區的校園建成的多功能塑膠運動操場,幫助孩子們打造更好的活動環境。

同時我們認爲已經成了“廢品”的單車,在外國人眼裡卻是不可多得貴重交通工具。除了回收利用,共享單車進入國外市場後,重新煥發生機

緬甸市場的意外發現

緬甸企業家邁克丹頓溫在2021年發起了一項名爲“少走路”的運動。他在我國購置共享單車,轉入緬甸國內,免費送給緬甸貧困家庭的孩子,幫助他們實現了“單車夢”,收穫了一衆好評!

要知道在緬甸,一輛普通的自行車的價格大概在300-500元人民幣,這對於人均月收入只有659-1318元人民幣的緬甸人民來說,買一輛單車,通常要等大半年,甚至更久!

尤其是,緬甸農村等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要走很長一段路,有的人每天甚至要走兩個小時才能到學校上學。

很多家庭負擔不起自行車,更不用說摩托車等交通工具了,他們能依靠的只有兩條腿。有的家庭甚至覺得麻煩,讓小孩退學。

邁克丹頓溫從小出身貧苦,深知上學艱難的苦楚,所以他在擺脫貧困後,便想回饋社會和幫助這些孩子們改變現狀。

他將這些購入這些單車,加上後座,又把二維碼掃描鎖變成普通鑰匙鎖,這就成了孩子們的“豪車”!

共享單車的加入大大縮減了孩子們的上學時間,原本一兩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半個小時就能到學校,一些孩子也不會因爲路途遙遠而退學了。

後來,共享單車在緬甸獲得成功後,他又購置了許多共享單車,幫助鄰國老撾,越南等國家的貧困兒童,實現“單車夢”,也避免了這些共享單車以15元甚至更少的價錢被回收後碾壓成廢鐵的命運,創造出了更大的價值。

最後小編想說

其實,早在我二三十年前,自行車也是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東西,但是隨着我國快速發展,社會完善,一輛出行的自行車已經成了普遍的出行工具,也不再是一個家庭的重擔了。

大多數國人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自家的電動車,汽車,網約車、地鐵、一塊錢的公交車,或者是共享單車的上位替代品共享電動車等等。

各種各樣輕便的出行方式層出不斷,也正是這種快速的變化,讓我們覺得報廢了的共享單車一文不值。但對與貧困落後的國家來說,這些單車意義非凡。

隨着全球化的發展,這或許也該帶給我們一些啓示:如何規劃資源的整合和利用。

我國也在爲回收利用資源,減少浪費和保護環境不斷努力,讓國人獲利,也讓更多有需要的外國人因此獲益。

當然此路還任重道遠。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