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休閒城市——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盟位於中國的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駐地錫林浩特市。這裡既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又是西部大開發的前沿,是距京津唐地區最近的草原牧區。 地處東經115°13'—117°06'、北緯43°02'—44°52'。北與蒙古國接壤,南鄰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地區西連烏蘭察布市,東接赤峰市興安盟通遼市,是東北、華北、西北交匯地帶,具有對外貫通歐亞、區內連接東西、北開南聯的重要作用。

全盟主要河流20條,大小湖泊1363個,其中淡水湖672個。分爲三大水系。南部正藍旗多倫縣境內灤河水系,中部的呼爾查幹諾爾水系,東北部的烏拉蓋水系。

錫林郭勒盟是一個以高平原爲主體,兼有多種地貌的地區,地勢南高北低,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其間,爲大興安嶺西和陰山山脈向東延伸的餘脈。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佈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臺地,爲高原草場海拔在800—1800米之間。最高山峰古如格蘇烏拉山峰,海拔1957米。渾善達克沙地又稱騰格里沙地,由西北向東南橫貫中部,東西長約280公里,南北寬約40—100公里。屬半固定沙地。

大興安嶺西麓低山丘陵區,亙於東烏珠穆沁旗東部和西烏珠穆沁旗東部和南部,成爲錫盟與興安盟、通遼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線。烏拉蓋盆地又稱索林淖爾盆地,位於東烏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烏珠穆沁旗中北部。烏珠穆沁波狀高平原主要分佈於東烏旗與西烏旗北部、錫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東部。

阿巴嘎旗火山熔岩臺地,南抵渾善達克沙地北緣,東以錫林河爲界,西至阿巴嘎旗查幹淖爾,北至巴龍馬格隆丘陵地。蘇尼特層狀高平原,在地貌上隸屬於烏蘭察布高原。包括蘇尼特左旗大部蘇尼特右旗朱日河以北的大部地區

察哈爾低山丘陵地區,包括太僕寺旗全部、多倫縣大部、正鑲白旗、蘇尼特右旗、鑲黃旗正蘭旗南部地區。

錫林郭勒草原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其草場類型齊全、動植物種類繁多等特徵而成爲世界馳名的四大草原之一,屬歐亞大陸草原區,境內有全國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監測體系的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既是華北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又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這裡是國家和自治區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可利用優質天然草場面積達18萬多平方公里,佔全自治區的五分之一。牛、馬、羊、駝等草食家畜擁有量位居全國地區級首位,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在家畜資源中,尤以內蒙古細毛羊、蘇尼特羊、錫林郭勒馬、烏珠穆沁羊、烏珠穆沁白絨山羊、烏珠穆沁牛、草原紅牛和蘇尼特駝最爲知名。其中,蘇尼特羊和烏珠穆沁羊以其肉質鮮嫩響譽京城和中東國家,年出口數十萬只,素有畜牧業王國之稱。年肉類總產量20.8萬噸,皮張產量791.4萬張,絨毛產量1.65萬噸,奶類產量14.3萬噸,廣袤的草地資源和豐富的畜產品爲畜牧業、畜產品加工業提供了良好的資源條件。

錫盟的農作物種植區主要分佈在太僕寺旗、多倫縣、正藍旗、正鑲白旗、蘇尼特右旗及國營農牧場,耕地面積300萬畝,土壤比較肥沃,多爲暗慄鈣土和慄鈣土,以旱作農業爲主,主要種植:小麥、莜麥、馬鈴薯、胡麻等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