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泡沫警訊,從特斯拉、比特幣狂漲談起

工商社論

虛擬貨幣龍頭比特幣(Bitcoin)與特斯拉最近的狂漲,顯露出濃濃的泡沫現象,特別是去年引領華爾街股市一路上漲的尖牙股(FAANG)從9月之後就出現高原化的現象,市場熱錢炒作標的越來越少,最終鎖定特斯拉與比特幣等少數金融資產,即使在不看本益比網路新興科技股,特斯拉與比特幣狂漲的情形,也令人憂心可能是金融資產泡沫化的先期警訊

上週四(1月7日)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開年後一路大漲的特斯拉股價,1月7日再度大漲7.94%,收盤每股816.04美元,總市值7,740億美元,當天創下兩個重要的紀錄,一是特斯拉的總市值超越社羣霸主臉書(Facebook);二是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財富淨值達到1,885億美元,超越電商龍頭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戴上全球首富桂冠。接下來特斯拉又在週五大漲,最高來到每股884.49美元,較週四的收盤再漲8.38%,連續兩天特斯拉股票單日交易金額都在400億美元上下,比蘋果、阿里巴巴、亞馬遜的加總還要高,是臺灣股市所有股票加總日成交額的3.3倍!

「特斯拉現象」是熱錢集中特定股票瘋狂炒作的泡沫現象,在去年新冠肺炎爆發後,市場熱錢先是鎖定臉書、蘋果、亞馬遜、網飛、谷歌、微軟等網路科技龍頭股,外加許多以社羣爲商業模式的新興企業如Zoom等,但是以尖牙股爲首的網路科技股在9月之後就陸續進入高檔整理區,龐大的市值難以集體拉動,接着我們就看到熱錢最終鎖定特斯拉狂炒。

特斯拉的業績當然呈現倍增的動能,去年是特斯拉從2003年成立之後,第一個繳出盈餘年份,剛剛公佈的第三季營收約86億美元也是倍增,但是特斯拉的公司市值從去年初的900億美元,在今年1月8日一度來到8,388億美元,漲幅超過九倍,市場早已倍數反映特斯拉的增長動能。

而且,即使是在不愛看營收與獲利的矽谷新創圈,特斯拉去年賣50萬輛電動車,今年預計100萬輛,相較於活躍用戶27億的臉書、或是同樣10億用戶規模的蘋果、谷歌、亞馬遜,特斯拉在社羣、AI的資料量都完全無法相較,狂拉之後的特斯拉失去被併購的價值,自身也沒有併購其他龍頭競爭者的能力,從過去一個多月的特斯拉現象,我們看到資金過度集中炒作單一個股,瘋狂軋空的泡沫訊號

跟特斯拉「同時超越臉書」的還有比特幣,比特幣這一波被華爾街炒手鎖定,以「通膨對衝資產」的身分重獲青睞,比特幣在去年12月16日突破每比特幣12,996美元的歷史新高,之後就一路狂漲,到上週五創下41,958美元的高價,三週內翻漲一倍,2021年開年至今已經大漲四成。本報報導美國知名基金經理人米勒(Bill Miller)認爲,比特幣「價格越高風險越低」,預期未來12至18個月續漲100%。

比特幣前一波炒作概念是人民幣、美元的「法定貨幣替代概念」,如今轉換成爲對衝美元濫發、對抗通膨的「數位黃金資產」,的確是成功的華麗轉身,不過比特幣的狂漲跟特斯拉類似,都是市場熱錢集中炒作,在42,000美元價位的比特幣,總市值達到7,880億美元,超越臉書。

完全沒有收益,對於實體經濟沒有貢獻,純粹作爲一個現金對衝資產概念的比特幣,市值超越臉書的邏輯到底何在?如果聲稱比特幣每年只會增加2.5%的供應,因此做爲濫發美元的對衝工具,那麼不斷在市場被以庫藏股買回的績優上市公司股票,供應量日漸減縮,而且還提供營收與盈餘,與比特幣相較是否更是有價值的現金對衝資產?

在這裡討論特斯拉與比特幣的泡沫現象,主要是要提醒投資人,全球央行濫發貨幣必然會引發資產泡沫,而且正在金融市場製造難以掌控的巨浪。2020年G8國家總共增發了14兆美元的貨幣,這是史無前例的狂潮,而加總G20國家的貨幣供給額,也已經突破100兆美元的大關,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在上週五的記者會中,還正式宣佈將要再推出以兆美元起跳的新紓困案(預計在本週四正式公佈),貨幣增發的速度沒有減緩的跡象。

美國的龍頭上市公司是政府不斷QE最直接的受惠者,上市公司利用銀行的爛頭寸零利率,大幅借貸的資金用來買回庫藏股,推升每股盈餘與企業市值,因此創造了股市榮景,擁有股票的大股東成爲最大的受益者,而QE宣稱救助的主要目標是窮人,但是窮人卻面臨貧富差距快速擴大的現實,成爲吃不飽餓不死的邊緣族羣

特斯拉與比特幣的泡沫現象,是超級鉅富集中炒作的結果,勢必在未來很短的時間內造成金融市場新一波的震盪,最佳的情景(Scenario)是少數個股泡沫破滅,減除熱錢與富豪的財富泡沫,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已經在去年大漲、而且高原化的美國龍頭科技股,被觸發新一波的下挫,當市場利率爲零的環境下,風險值將會被擴大到無限大,這是我們必須高度警惕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