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校體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變化

北京11月28日消息,教育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以思維清晰敏捷、觀察問題深刻到位而見稱於業內。近日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用三個成語描述已經提上日程的中國學校體育改革移風易俗、改天換地、衆志成城。他表示,中國學校體育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變化”。

移風易俗

王登峰說,去年9月份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號召“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對整個學校體育的謀篇佈局,指明瞭方向,明確了任務

王登峰認爲,“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是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的目標,同時也規定了學校體育的內容,就是要教會運動技能,要勤練、常賽。他說:“這需要形成一個理念,體育課如果教不會學生運動技能,也不是體育課;體育課如果沒有課餘訓練,沒有課餘作業、課後作業,也不是真正的體育課。”

他說:“我們對學校體育的定位從來沒有那麼清晰過。我們之前學校體育的定位基本上是保障學生體質健康。保障體質健康,也就意味着學生不一定會運動技能,學生不用參加競賽,只要每天活動就行,跑步做操健步,只要是能夠保障體質健康就行。不需要運動技能,也不用參加競賽,學校體育的價值就沒有體現在四位一體上。”

王登峰認爲,現在中國發展學校體育,承載着六方面的內涵:第一,身體的發展,要通過體育認清自己的身體,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體;第二,社交的發展,要有社會化的交往和功能,你跟教練、跟團隊、跟對手、跟隊友合作,這是社會化的發展;第三,道德的發展,你要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要把規則內化爲你的行爲,競賽場上學到的東西,要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你的現實生活中;第四,精神的發展,就是個人思想品德的昇華;第五,智力的發展,很多科學研究都已經證明,孩子達不到一定的運動量,他的神經系統發育都不健全。小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會激發他的學習熱情,會調動他的積極性,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會促進文化課成績的提高,錘鍊意志、健全人格;第六,文化的發展,通過體育交流,孩子們將來可能還會跟不同文化的孩子有直接的交流和對抗,那麼就可以更多地瞭解其他文化。

他說:“體育真的可以把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變成一個適應社會各方面要求的合格公民。”

王登峰表示,中國學校體育的改革,需要全社會認同學校體育承載的功能。

“跟這個相關的,還需要有另外一個移風易俗,就是學校體育和運動員關係。”王登峰說,“孩子們掌握了某項運動技能,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到大學都在賽事上參加比賽,沒準會出來優秀的運動員。我們要認識到,把它做好,教體能夠真正融合,能夠爲我們國家競技人才的發展打通一條國民教育的通道。我們經常講國外,特別是美國,奧林匹克金牌得主90%來自大學生。如果我們按照現在這種模式往下發展,這一點也會成爲現實。”

改天換地

王登峰說,中國學校體育改革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要實現學校體育場館教師隊伍建設改天換地的變化。

“現在我們學校體育裡二者都是嚴重缺乏,師資隊伍不足、能力不強,場地不足,欠賬太多。”他說。

“四位一體”的學校體育目標,對體育老師的能力和工作量以及場地數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登峰說:“體育老師的工作量會至少翻一番。比如說,原來需要五個體育老師,現在可能需要10個。因爲你要教會,而且要組織課餘訓練,還要組織全員參與的競賽。我們現在要每個人至少參加班級的競賽,這都需要人力、需要場地。場地也是欠賬的,我們要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體育的師資和場地建設,這是中國體育教育發展的一個明顯短板。”

王登峰透露,目前全國體育老師編制存在大約20萬的缺口。

他說,教育部將出臺兩個文件,分別規劃未來三年體育和美育教師隊伍建設和學校體育美育場地場館建設。

“這個要做好,學校體育美育的辦學條件會有明顯的改善。這個變化用改天換地來講,應該不爲過。”他說。

衆志成城

爲了確保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場地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落到實處,王登峰認爲需要出臺激勵政策,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讓校長、家長、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體育競賽

他說:“這需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從學校體育來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如何調動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校長的積極性。第二條是對學生的評價,這更爲關鍵。學生上體育課、參加課外鍛鍊、參加體育競賽的情況和他的體質健康狀況、運動技能掌握的水平,健全人格和意志品質的提升,要成爲學生綜合評價和升學的重要依據。要打通這方面的通道。因爲如果不加這一條的話,前面所有的都可能付諸東流。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學校每週開設多少體育課,組織學生體育競賽、鍛鍊,但是如果學生參與多少,參與得怎麼樣,學得怎麼樣,跟他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學生的參與體育鍛煉的內生動力就嚴重不足。”

王登峰表示,作爲評價體系改革的一個舉措,中考體育加分已經在全國落實,效果不錯。他說:“根據我們這幾年的觀察,因爲現在取消了小升初的考試,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最近幾年出現了明顯提升。到了初三和高一的時候,又達到一個高峰,這是中考體育加分帶來的直接效果,因爲到了那個時間他必須得去練。然後從高二開始到大學,一直下滑,這個趨勢到目前一直沒有扭轉。”

他說:“我們希望經過若干年的努力,能夠把體育真正做成一門主課。在中考裡面,它要起到主課作用,就跟語數外同分值。”

王登峰透露,有關方面也在探索在高考錄取時體育如何發揮作用。今年教育部出臺了自主招生高校必須加考體育的政策。

“我們將逐步加大體育在升學中的分值或者是它的比重,直到有一天我們可能還要提出在高考裡面體育如何加分,影響每一個學生。這樣的話,這套政策體系就能夠建立起來,真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他說。

王登峰表示,學校體育改革的目標在於:把增強人民體質和提高中國體育競技水平在學校體育裡實現完美結合。他說:“每個學生都健康了,全民健身就實現了。每個學生都掌握了運動技能,因爲我們又有常規的、經常性的賽事,優秀運動員脫穎而出一定是井噴的,中國競技體育水平不提高都不行。”

王登峰認爲,學校體育改革頭緒多、難度大,是個有條不紊、逐步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說:“當我們激勵機制不斷完善之後,移風易俗和改天換地都是需要時間的,都需要逐步去完善,我們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但是首先我們得明確目標,明確路徑,明確我們的任務。我覺得按部就班推進的話,一定是每年都有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