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擅用3D影像與患者「舒適溝通」
現今3D列印技術純熟,可以將「小事化大、大事化小」如同哆啦A夢的道具一般,今年在南港展覽館中的《臺北國際模具暨模具製造設備展》可以看到不少3D技術展現,值得一提的是,領導全球3D產業的Artec3D,更被我國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使用在臨牀上,無論重建骨骼、醫療輔具、甚至搭配CT斷層掃描都能降低開刀風險,3D掃描的技術超乎想像。
▲通業技研公司總經理 紀崇楠與業務總監Andrei Vakulenko同臺解說3D掃描技術(圖/記者戴榕萱攝)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目前使用通業技研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的Artec3D掃描儀,並請該專案之研發工程師──蔡政憲先生至現場說明目前3D列印技術可以取代骨折復健輔具,比起昔日使用的石膏,3D列印的輔具同時具備輕巧與固定性,更具有通風效果使患處不悶熱;另舉例如齒齶矯正(整形),也可藉由3D掃描儀的拍攝,經過Artec軟體修正後,更精準的對患處做處置,術前與醫者能有「更舒適」的溝通,利用軟體模擬術後結果,更能提升病患信心,手術階段搭配微型手術,傷口小增進復原速度。
▲應用Artec Eva術前模擬(圖/Artec3D提供)
Artec3D所推出的手持式掃描儀,體積輕巧、重量不及一公斤,比起舊機種,對患者掃描時也不至於讓患者久等或不適,高解析度也讓患處能夠被清楚記錄下來。此外,由於Artec的3D掃描儀體積輕巧,對於歷史文物方面也有特別貢獻,如考古人員在肯尼亞考古地點找到180萬年前的巨鱷化石,這時只需一臺掃描儀、電腦就能進行掃描,另外Artec3D掃描儀還有行動電源,續航力可達6小時,更是把「掃描平臺」極大化,可說是隻要有「物」,沒有什麼難得倒Artec3D掃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