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1.7萬億元已基本下達到位 預計全年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11月12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就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和減稅降費工作進展及成效作了介紹,並就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中央財政直達資金1.7萬億元已基本下達到位,地方實際支出1.198萬億元,支出進度70.9%,高於序時進度4.2個百分點,有效增強了基層財力水平,有力支撐了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等工作,爲各地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全國新增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爲市場主體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在穩定市場信心和穩就業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市場主體和人民羣衆的獲得感顯著增強。
全力服務“六穩”“六保”
今年,建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和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是支持地方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從資金下達的情況看,截至10月底,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中,中央財政下達了1.695萬億元,進度是99.7%,具備條件的資金已全部下達,未下達的主要是預留後續疫情防控補助資金。從使用的情況看,截至10月底,各地已將包含32.63萬個項目的1.607萬億元預算指標下達到資金使用單位。
許宏才指出,加快分配使用,優化支出結構,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資金下達更加快速,資金運行效率明顯提高;二是資金投向更加精準,惠企利民政策的有效性明顯提高;三是資金監管更加嚴格,資金使用規範性明顯提高。
具體來看,在保居民就業方面,用於就業補助、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資金支出460億元,困難羣衆生活的補助資金已支出1300億元;在保基本民生方面,用於民生的資金達到了9636億元,佔中央直達資金的57%;在保市場主體方面,累計支出惠企資金5800億元,惠及各類市場主體74萬家,累計140萬家次;在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方面,用直達資金安排的1億元以上的項目2000餘個,總規模超過4500億元。
“政策禮包”精準推送
今年以來,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先後出臺了7批28項稅費優惠政策。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379億元,新增降費13545億元。”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覈算司司長蔡自力介紹,“政策禮包”精準推送的效果主要體現“一降、兩增、三穩”:
“一降”是指市場主體負擔持續下降。2020年前三季度,重點稅源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0.63元,降幅達9.4%。
“兩增”指的是“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以及“企業經營效益增強”。今年三季度,到稅務部門辦理涉稅事項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長24.5%,比二季度增速提高了17.4個百分點;全國重點稅源企業當季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9%,增幅較二季度提升了8.1個百分點。
“三穩”則是就業人數穩步回升、企業投資穩步恢復、發展預期穩步向好。國家稅務總局針對2萬戶企業展開的生產經營狀況調查問卷顯示,68.6%的企業預計四季度發展預期向好,比上半年末提高了15.9個百分點。
針對抗疫特別國債資金使用過程中地方政府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壓力,許宏才表示,財政部在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和使用方面作了一些制度性安排,以儘可能地避免風險。具體來看,有4方面重點:
一是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分配時考慮了各地方財力狀況。從分省情況看,各省還本金額和它的財力水平大體上相協調,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地方能夠到期償還。
二是在政策上明確地方可以結合實際統籌安排還款來源。允許地方在項目收益之外,統籌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各類財力進行償還。
三是抗疫特別國債還本付息來源由中央和地方共擔。抗疫特別國債利息全部由中央財政統一承擔,地方無需負擔利息;本金1萬億元中,3000億元是由中央負責還本的,地方負責還本7000億元。
四是抗疫特別國債爲中央財政發行的國債。到期以後,中央財政通過結算的方式把地方要承擔的本金收回來,由中央財政統一償還。
“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包括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積極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對違反規定舉借債務的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問責處理等,確保不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許宏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