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來越多正能量創作者脫穎而出

(原標題:中國越來越多正能量創作者脫穎而出)

新華社昆明4月1日電 題:中國越來越多正能量創作者脫穎而出

新華社記者嚴勇

在中國,認識劉影的人可能不多,但知道“影老闆”的人卻不少。這個靠科普鐵路知識吸引流量的自媒體賬號,僅用了5年時間,就擁有了600多萬粉絲。

劉影是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客運段的一名列車長,除了承擔日常工作,還專注於短視頻內容創作,把“中轉換乘”“高鐵衛生間如何使用”等鐵路知識傳達給廣大旅客。類似於這樣的短視頻,她已經發了200多個,均有不錯的瀏覽量和播放量。

30日在雲南昆明召開的2024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發佈了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徵集展播活動結果,五大類、550個網絡正能量作品脫穎而出。梳理後不難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像“影老闆”這樣的正能量創作者,推出有影響力的內容。

2024中國網絡媒體論壇會場。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3月30日攝)

“把自己當成是旅客,換位思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方便廣大旅客朋友。”劉影分享系列短視頻爆火背後的流量密碼。

2019年2月,劉影在抖音平臺發佈了第一條短視頻,由此受到關注。當年12月,她和同事就組成了短視頻工作小組。圍繞鐵路資訊、出行規定、客運規章等內容,劉影用“嘮東北嗑”的方式讓視頻更接地氣,也更聚人氣。

張之瀛也是一位活躍在社交網絡的科普博主,粉絲不僅遍佈全國各地,還囊括了不少海外華人華僑。作爲北京天壇普華醫院心血管內科的一名醫生,他在今日頭條、微信視頻號等多個平臺註冊了自己的賬號“張之瀛大夫”,普及心血管疾病相關知識,希望能讓醫學知識“活”起來。

張之瀛說,找他看病的人多數是生病後纔會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腦梗塞、冠心病等慢性病,等到發現時爲時已晚。這讓他聯想到了醫學科普,發揮專業特長,把一些預防疾病的知識講出來。張之瀛先是撰寫科普文章,隨後又結合受衆需要,嘗試拍攝短視頻。

“沒想到很快就有了關注度,有些受寵若驚。”他說。爲了讓普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能聽懂,張之瀛反覆琢磨醫學知識的通俗化表達,並把每一期視頻都配上不那麼精緻的特大字幕。慢慢地,他擁有了一大波粉絲。

致力於正能量傳播並嚐到甜頭的還有一些創作團隊。看半小時漫畫,就能輕輕鬆鬆學到知識,陳磊和他的混知團隊打造的“半小時漫畫”系列,正在把知識“掰開揉碎”,再用漫畫的形式、用“有梗”的幽默,讓更多人獲取更豐富的科學知識。其中,中國式現代化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陳磊介紹,這個概念剛出來時,很多人可能還不太理解。於是,他和團隊做了一期漫畫,並和西方現代化做了對比,沒想到取得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於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們把漢服、特色美食、非遺等做成視頻,進而走出國門,受到廣泛關注。

粉絲數超1600萬的“90後”雲南女孩董梅華,開設了名爲“滇西小哥”的網絡賬號,把雲南美食搬上網絡,不僅通過直播帶動農民增收,也讓世界迷上了雲南,感受到了更加多元立體、豐富飽滿的中國形象。

2016年至今,董梅華一共拍攝了600餘期短視頻,鏡頭裡裝滿了她對家鄉一草一木、一飯一蔬的熱愛。

“我會繼續用我的鏡頭,記錄這裡的一切,向更多外國朋友分享我們一日三餐的平凡幸福。”董梅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