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將籤FTA 經部:我鋼鐵業損失恐逾3億美元

經濟預估,若中韓FTA生效,我國鋼鐵業將受到衝擊。(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南韓中國大陸最快將在2014年底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恐衝擊臺灣經濟。經濟部16日表示,南韓是我國鋼鐵業主要競爭國之一,預估中韓FTA生效後,臺灣鋼鐵業受影響金額將達3.1億美元。

經濟部工業局說,對毛利率普遍偏低、產品同質性高的鋼鐵業來說,進口關稅稅率差距,可能成爲影響鋼廠市場競爭力關鍵因素;南韓是臺灣鋼鐵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國,且陸續與美國、歐盟等國,完成自由貿易協定的洽籤,已對臺灣廠商造成不利影響。

工業局指出,由於美國、歐盟等工業先進國家,都已實施鋼鐵產品零關稅,因此韓美韓歐FTA的生效,對我國鋼鐵外銷歐、美的衝擊並不明顯,但中國大陸對進口鋼鐵產品仍課徵3%到10%的關稅,若中韓FTA搶得先機,對臺灣鋼鐵業的衝擊,將明顯高於韓美、韓歐FTA。

工業局分析,在排除中國大陸最惠國進口稅率(MFN)已經爲零、不受中韓FTA影響的鋼材項目之後,2013年中國大陸自臺灣、南韓進口鋼材的金額,分別爲10.2億美元、21.0億美元,預估鋼鐵業受中韓FTA影響的金額,約在1.5至3.1億美元左右,是國內受中韓FTA影響相對較大的產業

工業局解釋,之前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清單,已爭取到陸方22項鋼鐵產品的降稅優惠,目前這些我方出口中國大陸的大宗鋼材,都已降爲零關稅,可使中韓FTA的衝擊略爲減少。

不過工業局也說,目前中國大陸對臺灣鋼品課徵進口關稅的項目,仍有160項左右,爲減少中韓FTA對鋼鐵業的衝擊,兩岸ECFA貨品貿易談判,必須加速進行協商持續爭取對我方最有利的條件

工業局強調,除了中韓FTA的衝擊之外,中國大陸財政部在7月11日宣佈,取消78項鋼材的加工貿易進口保稅政策,自2014年7月31日起,徵收進口關稅;在失去來料加工的免稅優惠後,中國大陸臺商只能轉而採購當地鋼材。

工業局補充,目前臺灣銷往中國大陸的鋼材中,約有7成屬於來料加工模式,在保稅區加工後出口,且享有零關稅待遇

若中國大陸相繼取消進口來料加工鋼材的保稅優惠,工業局認爲,對國內鋼鐵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加速兩岸貨品貿易談判、積極爭取對陸鋼材出口零關稅等作法,才能減輕中韓FTA及取消鋼材加工貿易進口保稅帶來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