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國父 變大陸政治資產

大陸2001年人教版國二歷史課本以一整課談孫中山及辛亥革命(簡立欣攝)

臺灣教科書中的孫中山形象從熱到冷,與之相反,大陸教科書中的孫中山形象卻是從冷到熱,不但一直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更闢了專門一課談孫中山。與此同時,近年來大陸領導人近年也不斷提出論述,稱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開創革命事業的最堅定支援者、最親密合作者、最忠實繼承者」,大有接收孫中山政治遺產野心

打開大陸教育部編撰的國中二年級《歷史》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這一課的要點除了瞭解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還教了同盟會三民主義;緊接着第9課就是〈辛亥革命〉。事實上,中共從毛澤東時期就開始推崇孫中山,「革命先行者」就是毛澤東的用語。雖然大陸官方不直接承認孫中山的「國父稱號,但官員民間要使用是可以的;大陸尤其強調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

不過1950到1980年代,中共並沒有太強調孫中山的角色;一直要到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陸的勞動節與十一國慶時,纔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放上孫中山的大型畫像

近年來大陸有意識地推崇孫中山,每年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十一國慶」時開始豎立孫中山畫像,且連續幾任中共領導人都在幾個重要日子特意強調孫中山。2016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大會,延續「中共是孫中山忠實的繼承者」基調,並指出孫中山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不泥古、不守舊、不崇洋、不媚外,強調「中國的社會既然是和歐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會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歐美不同」。

2019年大陸建政70年,大遊行隊伍中不但出現了孫中山遺像,且排在毛澤東、鄧小平之前;也有論者認爲習近平在實踐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兩者名稱不同,但是理念相同,此外毛澤東說「爲人民服務」跟孫中山的「天下爲公」有同樣的精神。顯示對岸更凸顯孫中山的革命先行者地位,大有接收孫中山政治遺產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