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國家級邊緣人!明年6月前調高地震警報 「臺北人」不先跑了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你是「國家級邊緣人」嗎?過去國家級警報例如地震速報,因爲臺北市人口密集震度達3級以上民衆就會收到通知,其他縣市震度達4級以上纔會發出示警訊息,導致全臺不同調的狀況發生。如今,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表示將對此進行調整,力拚明年6月前達到全臺標準一致,不會再出現只有臺北人先收到簡訊情況

▲國家級警報通知。(圖/記者陳詩璧攝,下同)

根據中央氣象局網頁介紹,災防告警系統政府「防救災雲端計劃」的子系統,由行政院相關部會與4G業者通力合作建置,特點爲災防告警訊息是以廣播方式進行傳送,只要幾秒鐘時間,特定區域部分3G及所有4G用戶手機即可收到災防業務主管機關發佈的告警訊息,例如大雷雨即時訊息、地震即時警報、公路封閉警戒水庫泄洪警戒、土石流警戒、疫情通知、防空警報等。

不過,每每發佈相關災害警報簡訊,尤其是地震警示,總有民衆會在網路上PO文半開玩笑地抱怨,自己沒有收到訊息,可能是國家級邊緣人;甚至還有人發現,怎麼國家級警報會出現臺北人先收到,其他縣市的人都沒有收到的窘況,一度掀起網友熱議

▲手機需開通接收緊急警報通知,才能收得到國家級警報。

氣象局上月初曾發佈聲明表示,因爲臺灣大小地震頻繁,爲了避免無致災性風險的地震訊息造成民衆困擾,發佈條件爲「當偵測地震預估規模5.0以上,任一縣市政府所在地預估震度達4級、臺北市政府預估震度達3級」,就會發送警訊至該區域內的手機,但未來會與相關單位研議,將臺北市的標準提高,與全國各縣市的標準一致。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中央氣象局近日終於決定着手進行調整,起初考量到臺北市的人口比較密集,舊房子也多,標準才訂在3級,但在明年6月前會將提升標準至4級,與其他縣市一致,也就不會再出現「不同調」的情況;另外,之後也會考慮是否要將預警規模從5.0調至5.5,最快後年就有可能正式上路

▼臺灣位於板塊交界處斷層多,地震也比較頻繁。圖爲2016年臺南大地震,造成永康維冠大樓」倒塌。(圖/記者林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