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綠線營運2年虧20億 審計處:不利軌道建設

臺中捷運2021年營運至今,審計處指綠線虧損20億多元,已達資本額近7成。(資料照片)

臺中捷運綠線從2021年4月正式營運,至今已2年多,市府認爲中捷搭乘情況漸入佳境,但審計部臺中審計處提出的審覈報告認爲,中捷綠線資本額30億元,目前爲止累計虧損金額已達20億多,高達資本額的7成,且中捷公司不僅票箱收入不足,土地開發效益也未實現,「恐不利軌道建設永續發展」。

臺中捷運公司迴應指出,審計處指的虧損20億元是從2017年開始計算,非營運2年的虧損金額;目前臺中捷運僅單一一條路線,在路網未形成前帳面虧損是軌道同業同樣面臨的挑戰,公司努力開源節流,去年虧損預算數較實際決算虧損金額減損達1億4000萬。

臺中市府推動軌道運輸路網,除已通車的綠線,目前綠線延伸線的可行性研究、捷運藍線綜合規畫都還在行政院審議,另橘線及屯區捷運的可行性研究也仍在交通部審查,但審計處調查發現,中捷綠線2021年運量僅418萬人次,隔年攀升至932萬;而截至去年底,綠線虧損金額已達20億8680萬,是其資本額的69.56%。

審計處認爲,營運2年的綠線運量、票箱收入都不足,導致嚴重虧損,且中捷公司土地開發效益尚未實現,依照目前臺中持續爭取藍線等建設經費的情況來看,市府應檢討同時推動多項軌道建設的自償性經費負擔能力,並規畫出推動的優先順利,否則將不利軌道建設永續發展。

臺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黃馨慧表示,中捷綠線每年虧損6億元,想要降低臺中捷運虧損現況,首先還是要靠活化捷運綠線場站、增加商業展售業務;另也應布建捷運網絡,包括在各捷運站點增加公車站、停車場與Ubike據點,強化民衆搭乘捷運意願。

市議員周永鴻則呼籲,市府應針對3方面加速進行,分別爲加速捷運的佈設,尤其在捷運藍線部分,應加速完備綜合規畫報告;其次則應加速完成大衆運輸路網,藉由公車及UBike的設置提升捷運使用率;此外,中捷公司也應檢討其營運計劃。

中捷公司強調,今年疫情趨緩後,綠線運量已明顯成長,且7月上路的公共運輸定期票也確實帶動運量攀升,近年也推出捷粉回饋方案提升運量、增設太陽能發電設備挹注收入、撙節人事費用等,未來將持續提升營運治理及經營績效,並藉由多元行銷方案提升運量與增加本業收入、擴張附屬事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