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友誼大橋正式開通 5分鐘往返馬爾地夫馬利→機場島

▲中馬友誼大橋晚上的樣子。(圖/翻攝自新華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馬友誼大橋於8月30日晚間正式開通,此橋由中國援建,是與馬爾地夫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領域標誌性項目,連通馬爾地夫首都馬利機場島(胡魯累島),有助於兩地居民在5分鐘內快速往返,設計使用壽命爲100年。

新華社報導,馬爾地夫中國貿易文化協會主席薩烏德表示,馬利大約1.5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居住着10萬多人,爲了改善首都擁擠的居住環境政府正在與機場島毗鄰的胡魯馬島上建造惠民住房

如今中馬友誼大橋的開通實現了連通馬爾代夫首都馬利和機場島(胡魯累島),打造環馬生活居住圈重要基礎當地百姓和赴馬遊客可通過大橋5分鐘內往返於兩島之間。

中馬友誼大橋項目工程師程多雲表示,建橋者克服了施工海域長週期涌浪,高溫、高溼、高鹽、高輻射等惡劣條件,在33個月的超短工期內完成了大橋建設,開創了遠洋深海無遮掩環境及珊瑚礁地質條件下特大型橋樑建設的先河,爲今後的類似工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國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事務局副局長花城指出,中馬友誼大橋的成功之處在於與當地實際需求緊密結合,這對未來「一帶一路」援外項目很有啓示。

中馬友誼大橋的估計經費爲2.1億美元,其中1.26億美元由中國政府援助,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CHEC)爲本案的主承包商,曾爲馬來西亞蘇丹阿都哈林大橋的施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