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干擾臺商想回臺 政府內部還未有共識

▲中美貿易戰升溫,兩國互提關稅壓垮臺商,就有臺商表達想要回臺灣,但回來就會缺少生產人力經濟部表示會協助徵才,勞動部說要看企業需求,國發會則建議廠商要有國際佈局。(圖/記者馮建棨攝)

記者馮建棨、紀佳妘/綜合報導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中國各自祭出高額關稅來抵制對方,在兩強國打架下,臺商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過去傳出有20多家廠商表達意願想回來,經濟部說會協助徵才,勞動部相對保守說還要等看臺商需求,國發會則認爲,臺灣土地面積小找人才不易,建議企業應該要有國際化佈局的思考高度,轉往有人口紅利國家從事生產也是好選擇。

經濟部長沈榮津週三說,看到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從下週開始針對2000億美金的項目課徵10%的關稅,明年起採用25%的稅率,這樣的情況下會受影響的有中低階自行車零組件網通產品工具機零組件等都會受影響,相關廠商也在檢討全球生產據點佈局策略,廠商也在衡量中美貿易摩擦的後續影響,生產據點的佈局也都在檢討,目前有些產業想要移回來,像是自行車、網通就有反應。沈榮津指出,過去移出的廠商願意回來,像是科技原本新竹就有生產基地,只是把過去的生產線重新啓動,評估廠房沒有問題,不過在勞工上會有些困境政府會協助尋求人才。

▲中美貿易戰升溫,兩國互提關稅壓垮臺商,就有臺商表達想要回臺灣,但回來就會缺少生產的人力,經濟部表示會協助徵才,勞動部說要看企業需求,國發會則建議廠商要有國際佈局。(圖/記者紀佳妘攝)

勞動部長許銘春則說,無論是迴流臺商或國內廠商,爲了因應國際環境變遷,需在人力資源上進行調整,按照現有機制都可以來解決,之後會與沈榮津進一步討論實際需求情形以及缺工樣態,針對迴流臺商需求,進行就業措施職業訓練輔導

至於是否開放外勞人數上限,許銘春表示,企業若有增加外籍勞工的需求,「目前也有這樣的機制可以處理,並不一定說要大開外勞人數」,現階段會以外勞來臺機制與經濟部說明,進一步溝通困難點在哪裡。

另外站在國家發展上,國發會主委美伶則說,面對臺商想回臺,政府已經有注意,相關臺商迴流的狀況已經有掌握,目前排定會到10月初會送到「加速投資臺灣會議」中討論。相關勞工政策國發會也會提到勞動部去,但臺灣地狹人稠,土地取得的確是比較困難,如果在臺灣有勞工人數不足的問題,會建議臺商往人口紅利較多的國家發展,這也有助於臺商全球化佈局。

▼中美貿易戰升溫,兩國互提關稅壓垮臺商,就有臺商表達想要回臺灣,但回來就會缺少生產的人力,經濟部表示會協助徵才,勞動部說要看企業需求,國發會則建議廠商要有國際佈局。(圖/記者馮建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