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監測農藥殘留 小葉菜違規最多
臺中市食安處自2021年起啓動蔬果農藥殘留監測,2月29日公佈相關監測數據,去年抽檢728件有22件蔬果農藥殘留違規。(臺中市食安處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臺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將蔬果農藥殘留列爲重點監測品項,2021年起啓動每年生鮮蔬果抽驗監測計劃,去年共抽驗728件檢驗411類農藥,結果22件蔬果農藥殘留違規,其中菠菜、青蔥等小葉菜類違規最多,市府已請業者將不合格產品下架。
食安處去年抽驗728件檢驗411類農藥,結果有22件蔬果農藥殘留違規,臺中市食安處長傅瓊慧表示,其中19件違規蔬果源自外縣市(雲林縣15件、彰化縣2件、桃園市與屏東縣各1件),已移源頭所在地衛生局處辦,另3件因業者無法提出來源證明,已依《食安法》處3萬元罰鍰。
食安處表示,統計去年農藥殘留違規蔬菜前3名,分別爲小葉菜類(菠菜與青蔥等)、包葉菜類(包心白菜與大芥菜等)與豆菜類(甜豆與菜豆等)。另分析2021至去年農藥殘留不合格案件的來源供應商,違規2件以上的業者共15家,其中以雲林縣11家最多,相關資料已提供農業單位,加強源頭種植農民的施藥管理及上市前監測,去年農藥殘留違規率3.02%,較2021年5.97%,已顯著下降。
食安處提醒,販售業者不論採購或販售蔬果都應自主把關,除不定期自行送檢驗或要求業者提供相關檢驗報告外,對溯源產品交易憑證要留存5年,另將產品外箱來源資訊(如廠商名稱、供應代號等)拍照存證,以利後續追查不合格產品來源;針對多次違規的高風險盤商或農民,應主動停止交易。
食安處也建議民衆,食用蔬果前可先用水浸泡3分鐘,再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或輕輕刷洗,讓水流帶走殘留農藥,蒂頭、根部、凹陷等不易清洗部位,也可先行去除丟棄,降低食用到殘留農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