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辦案雙標 司法淪爲護黨神山
中國時報社論
臺北地檢署持續偵辦京華城案,民衆黨主席柯文哲陷入延押與否的挑戰。面對柯案「黨檢媒一體」亂象,檢察總長邢泰釗下令徹查泄密案,民衆黨立委直言,邢泰釗就是在打假球、做媒體公關,現在震怒出手,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同樣讓人哭笑不得的還有大法官淪爲行政獨裁的護衛者,過去民進黨罵法院是國民黨開的,現在司法反而成爲民進黨的「護黨神山」。
毀憲亂政 踐踏立法權
民衆長期對司法不信任、對司改不滿意,主要就是因爲不滿政治力介入過深,特別是針對官商勾結的貪瀆案件,質疑執政黨辦案雙標。因此,期盼透過政黨輪替相互監督制衡,不過,民進黨卻無視社會對司法改革的期許,透過行政權與政治力的交叉運用,讓「司法淪爲私法」。
民進黨一方面透過憲法法庭新制,讓大法官成爲名符其實的「超級法官」,權力不僅止於解釋憲法,還可以對各審級法官指指點點,甚至凌駕立法權之上,越俎代庖猶如「實質立法者」,剝奪新民意所組成的國會權力,這讓少數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以享有不受監督的行政霸權。幸好,有7位大法官下個月就說再見,憲法法庭暫時無法再上演「毀憲亂政」。另一方面,民進黨也利用法務部對檢察系統的人事權,讓外界感受到政治黑手介入檢察官辦案的斧鑿痕跡。若針對近日接連「東窗事發」的貪瀆案進行比較,就可看出檢察系統的「用心良苦」。
首先,民進黨昔日「大阿哥」鄭文燦,在蔡政府時代聲望如日中天;但當賴政府一上臺,桃園地檢署就把過去簽結2次的桃園土地弊案「死會活標」,重啓調查7年前的案件,鄭文燦因而遭收押;事後,檢察官僅以47天時間就火速起訴,雖不再延押,但鄭文燦涉犯的是貪污重罪,加上財產來源不明罪仍待查,檢方未能押好押滿,難免讓外界有手下留情的揣測。
曾是民進黨「明日之星」的前臺鹽董事長陳啓昱,去年3月就被踢爆涉及臺鹽綠能光電弊案,經濟部宣稱已移送資料給檢調,但檢方直到近日才就其中共犯涉及的詐貸案收網,接着約談陳啓昱等人,前前後後相隔1年7個月,相關人士在這段時間是否已對案件設下防火牆,引人質疑。
更別說超思、亮採進口蛋爭議,立法院爲此於今年7月成立調查小組,如今卻活生生被大法官的釋憲剝奪;且去年9月就有民代告發陳吉仲等人,北檢亦毫無反應,直到監察院報告認定確實有弊端,讓外界開始質疑爲何北檢同組檢察官,對待柯文哲的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與對超思案有着大小眼,檢方纔終於在9月底有動作,但也等到10月底才傳喚主要決策者陳吉仲、林聰賢及陳駿季,訊問不到2小時直接請回。
偵查公開 黨檢媒一體
反觀柯文哲案,雖是國民黨市議員先告發柯文哲在京華城案涉嫌圖利,但特定週刊也以「獨家報導」方式,稱柯文哲大選政治獻金申報不實,檢調隨即大軍壓境約談相關人等,動作之神速,與處理鄭文燦、陳啓昱、陳吉仲等人是大不同。
最詭異的是,這段時間檢方的偵查動作和偵辦內容,屢屢成爲特定媒體的報導內容,偵查不公開淪爲偵查大公開,北檢曾自清傳喚多名報導記者說明,但卻以查無泄密結案;但隨着京華城案始終找不到一針見血的金流證據,檢方轉而查辦政治獻金案,繼續與週刊裡應外合,搭配特定政論節目天天放送,繪聲繪影,距離罪證確鑿雖八字都還沒一撇,身爲在野黨領袖的柯文哲卻已瀕臨社會性死亡。
柯文哲案讓黨檢媒一體現形,也讓民進黨過去一再標榜重視人權、力推無罪推定原則的目標成爲笑話,監察院、NCC等獨立機關形同虛設,現在邢泰釗卻又宣稱會再釐清北檢有無違反偵查不公開,還自詡這是檢察官的基本倫理與道德。面對牽涉人權的嚴肅課題,卻能說一套做一套,此情此景,更是讓司法頭頂上的烏雲更加揮之不去了。
一葉知秋,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政府打黑肅貪應該不分政黨、不論身分,更何況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倘若司法堅持爲特定政黨私用,甚至成爲護黨神山,對民主與法治會是何等的斲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