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老幹引新枝 得天下才能治天下

中國時報社論

南投立委補選前國民黨以爲勝券在握,結果不但敗得意外,2024大選的勝算也不再那麼篤定。現在黨內外檢討聲浪四起,敗選原因當然很多,但有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卻是國民黨必須儘快面對的?國民黨跟不上新時代,年輕人不支持國民黨了。

體質老化 需世代交替

2022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戰果輝煌,讓黨內士氣大振,覺得只要民衆討厭民進黨的怨氣不散,國民黨就很有機會奪得2024大選的勝利。但南投立委補選的結果卻無異給國民黨敲了一記警鐘,提醒國民黨千萬不能託大自滿,以爲可以光靠賭爛民進黨的票就能躺贏大選。

臺灣民意基金會2月的最新民調,國民黨支持度升到27.1%,已經超過民進黨的26.9%,成爲支持度最高的政黨,這是被壓制多年來難得的揚眉吐氣。問題是區區0.2%的領先並不具決定性意義,國民黨支持度回升主要得益於原本支持民衆黨的中間選民轉向國民黨,事實上目前國、民兩黨只能說是旗鼓相當,誰都可能贏,誰也都可能輸,超過3成的中間選民如何流動,纔是決定2024贏家的關鍵。

那麼,國民黨要檢討的,就不只是一些浮面的選舉戰術,而是要徹底剖析自己根本性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國民黨和年輕世代太疏離了。國民黨曾經承載着革命黨人的青春熱血,國父孫中山建立民國時45歲,這個年紀放在今天的國民黨內,還算是非常年輕的新生代,排資論輩都要排到中常會的門外去了。

這個百年政黨內部累積了大量舊政府時期的黨政高官,論資歷洋洋灑灑,論年歲七老八十,如果人才庫亮出來總是同樣一羣老面孔,每次選舉都拿不出新意,看在選民眼裡,不是覺得這個政黨排擠年輕人,就是年輕人都不願加入,以至於國民黨的支持者7成超過45歲,在年輕族羣裡支持度始終低迷。

國民黨的老化是整個體質的老化,而且體現在人事老化、政策僵化與思維退化。在人事方面,國民黨沒有世代交替與人才梯隊的文化與機制,沒有積極且有制度地挖掘培育新生人才,上面壓着的大老羣讓黨內晉升管道幾近窒息。而因爲新血注入不足,政策便不接地氣,流於固守陳規,網路戰更完全被民進黨壓着打。在老舊的人事與政策框架裡,從上到下的整體思維都流於僵硬,對時事潮流應變遲緩,沒有創意,甚至沒有完整的中心思維,和擅打選戰的民進黨一對陣,就顯得老邁虛弱。

影子內閣 拔擢政務官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臺北市議員徐巧芯想挑戰立委選舉,但黨內傳出所謂的「大局條款」,計劃以現任優先,如此將提名68歲的費鴻泰,這令徐巧芯非常挫折。這樣的傳聞也許是黨內有人認爲費鴻泰連任多屆,基礎相當穩,33歲的徐巧芯年紀太輕,在議員任上還可以再積累一下。儘管是傳言,但是請問,現在國民黨上下找一找,到底有幾位年輕、論述能力強、網路聲量高的人才呢?像徐巧芯這樣戰力強的,畢竟不多,黨內高層若無栽培計劃,反而要她敬老尊賢,這不僅讓徐巧芯失望,更會寒了年輕人的心,既然年輕人在黨內沒什麼前途,那又何必加入呢? 這不是年齡歧視,而是分析政黨發展前景的冷酷事實,一個被年輕人嫌棄、無法吸引優秀新血的政黨,不會有未來。過去國民黨一直用政治明星如馬英九、韓國瑜和蔣萬安的光環,來掩飾自己體質上與時代脫節的弱點,如果再加上民進黨施政引發民怨,便能收割反民進黨的選票,但歸根結柢,這個政黨若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前景堪憂。

現在國民黨想下架民進黨,必須先讓選民相信「國民黨準備好了」,在提名總統候選人時,也要公佈一份讓民衆眼睛一亮的內閣與不分區立委名單,所謂「得天下還要能治天下」,像費鴻泰這些資深立委很適合出任政府首長的職位;國民黨智庫也應該研擬出影子內閣名單,納入像楊永明這類政務官人才,如果贏得大選,便能順暢接手政務。國民黨不但要儘快讓年輕人有出頭的機會,更要讓資深專業人才有用武之地,讓老幹新枝能夠順暢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