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公投照妖鏡下的能源政策

中時社論

珍愛藻礁投案連署達70萬份,18日已送進中選會,現在雖難斷言公投案的最後結果,但連署過程中政府各種荒腔走板的胡言亂語,已凸顯出蔡政府能源政策的荒誕與破產,能源政策必須通盤修正

經濟部長公然要脅全民

藻礁公投案主要是反對政府在桃園觀塘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免破壞當地珍貴的藻礁生態,其連署從2月底時的不見希望,到3月之後的強滾滾衝到70萬份左右,可說全然出乎政府意料之外,而綠營對藻礁公投的打壓、反制、甚至誣陷也可說是撲天蓋地、極盡其能事

政府主管單位的反應完全複製當年的國民黨:每個計劃都無可取代、非做不可,強調三接工程延宕,北部立刻缺電,還說是要供電給包含臺積電在內的竹科;對環團提出的臺北替代方案,則一口回絕說會延誤11年,時程來不及。至於綠營政客影射方式誣陷公投發起人收授臺電6千多萬經費一事,更是等而下之。

離譜的是經濟部長王美花說,公投如通過,煤電要多燒500萬噸煤。這是幾近白話文的要脅全民:要嘛,不要支持珍愛藻礁公投,讓三接順利完成;要嘛,就等着增加煤電,大家「用肺發電」。而且,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對王美花這番話行政院長蘇貞昌還爲其緩頰說:「這不是對抗,也不是威脅,而是完整讓國人知道資訊,讓大家做出對臺灣好的抉擇。」

這些都是謊言,綠營在推動自己的能源政策時,從未完整讓國人知道資訊,反而充滿着隱瞞與無法兌現的保證。

例如,在推動能源政策時,上從總統下至經濟部長,再三保證廢核還是能充裕供電、電價不漲,結果卻出現限電、甚至全臺大停電,電價也上漲,現在則是靠臺電吸收虧損撐住不漲。

蔡政府也從來不說不用核電就要增加火電空污會惡化,中南部民衆對這幾年的空氣品質應該「非常有感」吧?現在雖然不缺電了,但這是全臺火電增加的結果,而且未來還要繼續增加,三接就是爲了在大潭增加火電機組而興建,民衆不自覺地爲了實現民進黨廢核的理念而被迫用肺發電。

此外,蔡政府也不讓國人知道,世界環保主流與要務早已變成因應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因此減碳成爲首要之務反核、廢核不再是各先進國家的政策,甚至許多環保團體也爲減碳而支持核電;蔡政府不讓國人知道核電在許多時候,因爲無碳排放而被視爲「綠電」的一種。而政府也不多談其給予綠電開發商遠高於國際行情的保證價格購電,這讓臺灣人未來20年要多繳交2兆元的「電稅」給開發商。當然,對其不顧後果的推動綠電,造成的環境破壞與生態災難,政府就更不會告訴大家了。

蔡政府應尊重專業、務實檢討

因此,雖然藻礁公投發起人、參與者都是被綠營「認證」過的「自己人」,但此案可以說無意間揭露、也凸顯蔡政府能源政策的荒誕,因爲,這只是開始而已,未來核二、核三陸續除役,加上已除役的核一、封存的核四,其實全臺使用天然氣的火電還要繼續增加,因此,三接之後,蔡政府還要繼續在基隆臺中蓋四接、五接,看看三接的推動情況,不知蔡政府有何把握順利推動四接、五接?

更重要的是,對臺灣這個99%天然氣都要仰賴進口的海島而言,天然氣發電比例提高到5成,會讓臺灣同時承受二大風險:一個是燃料過度集中的成本風險,一個是因氣候、兩岸衝突等外在因素造成的「斷炊」風險。對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國外財經專業媒體《華爾街日報》曾坦率又不客氣地評爲「臺灣選擇脆弱」。

坦白說,蔡政府上臺後兩岸關係惡化,加上中美發生衝突機率高於過去40年,此時最無條件搞天然氣5成的能源政策。至於全臺各地持續增加火力發電機組帶來的排放與空污問題,就更不在話下了。

藻礁公投其實只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凸顯了蔡政府能源政策的結構性問題與錯誤,爲臺灣的長期發展、民衆健康、生活品質計,就重新檢討、務實與專業地好好修改能源政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