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中東戰爭啓示 臺灣的一面明鏡
中國時報社論
伊朗13日首度直接攻擊以色列,引發全球關切,以色列與美國等密切協調合作,成功化解了99%攻擊,由於各方節制,到目前爲止沒有出現衝突升高跡象。中東戰亂與臺海情勢背景不同,不宜類比,但戰爭本質不變,臺海一旦有事帶來的將是災難性後果,民進黨政府拒絕面對現實,臺灣將難以擺脫戰爭威脅的陰影。
報復惡性循環 生靈塗炭
爲報復以色列本月初轟炸伊朗駐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大使館,造成14人死亡,伊朗史無前例從本土向以色列發動攻擊。據外電報導,185架自殺式無人機全遭擊落,36枚巡弋飛彈悉數遭攔截,110枚彈道飛彈中103枚被擊落,伊朗的襲擊尚未抵達以色列邊境,就已被瓦解。在5個小時防衛過程中,以色列的戰機升空攔截,地面上則有「鐵穹」等多層次防衛系統,發揮了優異的防禦力量。在境外,美國、英國、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也參與協防,並分享作戰資訊。伊朗事先大事宣傳要採取報復行動,並私下向鄰國預警,難怪CNN形容,伊朗這次襲擊似乎是「安排好要失敗」的「煙火秀」。
美國總統拜登率領國安團隊坐鎮白宮戰情室,密切注意中東局勢演變,無非要展現國家領導人完全掌握局面、指揮若定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他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保持密切熱線聯繫,嚴控以色列不要進行大規模的反制行動,使中東陷入「報復、再報復」的惡性循環。到目前爲止,在各方節制之下,戰爭並未升高,但潘朵拉盒子已經打開,就不能排除未來雙方擴大打擊的可能性。據報導,以色列仍在評估採取報復行動,對中東局勢可能產生決定性影響。
7000公里以外的戰事看似與臺灣無關,但絕對有啓示作用。從純軍事角度,臺海軍力平衡一面倒向大陸,兩岸只有一水之隔,中共無預警發動第一擊必將排山倒海,臺灣只有幾分鐘緊急應變時間,臺灣是否擁有相當於以色列的最先進防衛系統與驍勇善戰的軍隊,能有效抗拒攻勢?絕大多數軍事權威持否定看法。
依據民進黨的戰略構想,未來臺海和平穩定與臺灣安全維繫於美國強大、可信的嚇阻力量,以及軍事介入臺海衝突的決心與能力。但從2021年美軍撤出阿富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中東戰亂,美國已經力有未逮,無法同時因應多重戰線,美國對臺灣問題一直堅持戰略模糊,就充分反映出這個現實。
依賴美保護傘 危險思維
臺灣問題無法脫離美中戰略競爭制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週到美國進行國是訪問,受到高規格接待,緊接着美日菲首度舉行三邊高峰會議,一切劍指中共,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同時致電大陸外長王毅,希望勸阻伊朗不要報復以色列和美國。美中利益錯綜複雜,相互牽制,基於國家目標與利益,美國除了在兩岸間維持平衡,也必須要兼顧美中在其他地區與領域的關係,若臺灣一廂情願以爲美國會如支持以色列一樣捍衛臺灣安全,將是很危險的思維。
臺美關係號稱堅若磐石,但比起美國對以色列無條件的支持有如天壤之別,以色列是美援最大受益國,從1946年到2023年,共接受了2874億美元的援助,目前美國每年提供38億美元軍事援助,去年10月中東爆發戰亂,美國立即供應大量武器、彈藥,並計劃額外提供140億美元援助。
而美國直到去年才首度提供臺灣3.45億美元軍事援助,以及8000萬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今年國務院首度編列1億美元預算協助臺灣強化防衛能力,這些援助杯水車薪,象徵意義遠超過軍事實質意義。
兩岸溝通管道中斷,彼此敵意螺旋上升,臺海兵兇戰危,面對美國「鼓勵降低緊張局勢並改善海峽兩岸的步驟,支持在尊嚴與尊重的基礎上持續對話」、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馬習二會」以柔軟的身段向臺灣及國際社會釋放和平訊息,民進黨都置若罔聞,拒絕給予正面迴應,喪失了改善兩岸關係的第一先機。
無論烏克蘭戰爭、中東危機都難以終結,也是臺灣的一面明鏡,戰爭必然帶來災難與毀滅,完全依賴美國保護傘已成爲臺灣安全的變數,唯有透過溝通對話降低衝突風險,避免戰爭纔是符合臺灣人民福祉、維護臺海和平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