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榮/產銷失衡?陳吉仲主委又何錯之有!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10月1日的農田水利署掛牌儀式上對外表示,臺灣這幾年「風調雨順」,哪一個農產品有產銷失衡過?想必陳主委這段話定招來很多罵聲。不出所料,果然遭自學界與農民的批評,但陳主委並未向同僚內政部花次長看齊修正,於是乎,大家眼中的「失言」,依舊是陳主委口中的「義正詞嚴」!
話說回來,陳主委與陳教授口中的「沒有產銷失衡」,相對於理論經濟學的「供需均衡」,事實上可以將之當成是一回事,所以,陳主委談的其實是一種理論均衡的概念。只是,理論均衡的概念在現實上很難存在,說穿了就是經濟學那句經典假設,「假定其它條件不變」。但深諳經濟分析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其它條件」很難掌握,更何況這個「其它」,其實包含了「除此之外」的所有條件。
學過經濟學原理的朋友或許還有點印象,所謂的「供需均衡」指的是供需模型上供給線與需求線交會,這時候交會點上稱之爲「均衡」,共同決定了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然後,教科書一定說明了這個「均衡」的特質,就是在「假定其它條件不變之下」,均衡情況會持續下去。明眼的朋友一定會憶起,在經濟學原理中,依價格因素,不管是短期的供過於需的「過剩」,抑或是需過於供的「短缺」,以至於非價格因素下的需求線與供給線的移動,最終都會回到「均衡」。
就像有人在盪鞦韆一樣,盪來盪去,即使軌跡忽高忽低,最終都會回到起始點,這也是一種均衡。所以,以結果來論,即使「其它條件」改變了,最後都是一種「均衡」。我試着推論陳主委的意思,想必農產供需最後都會回到均衡,其他人所見到的,就像是鞦韆的動態軌跡,大家聽了他的談話,一定心裡頭OS一頓:「WTF!事實根本不是如此好嗎?」或者是說,這種均衡,有說簡直和沒說一樣。
中國大陸有個著名的經濟學笑話,這個哏很多人都用過,這個笑話我收錄在拙着《搞笑經濟學》裡頭,這個哏只要有基礎經濟學的程度的朋友都能夠會心一笑。
一羣武校學生要畢業了。老師告誡他們:「學成以後,千萬不能和經濟學家過招,因爲他們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
這隻「看不見的手」講的是「價格機能」。但這個哏還不夠,更高層的經濟武功是「均衡」,因爲在任何情況下,「最終」都會處於一種「均衡」情況,不管是輸贏如何!
「風調雨順」後也會產生均衡,過程就是供給量超過需求量,現象就是「過剩」,農產價格很爛。處理方法大家都見過,不就是成批農產品往部隊阿兵哥嘴裡塞,或者成批放到爛,因爲供給量減少,最終價格一定會回跌。因此,我們所見的谷(果)賤傷農就是一種動態過程,這時候農作物收成的價格仍無法支付收成的成本,農夫最理性的作法就是不要收成,當然,這會讓農夫一事無成,心裡頭淌血。
所以,農夫心裡頭根本不是期待「風調雨順」,反而期待一些氣候風險,纔能有超額的利潤。從這點看來,陳主委說對了一件事,反正農產供需最終都會「供需平衡」;但同時也說錯一件事,事實上農夫不會期待年年「風調雨順」!但我也得提醒一下陳主委,網路發達之後,任何言行都會被紀錄在網路世界的資料庫中。
例如,2018年,「產銷失調問題,用福利政策的方法解決,臺灣農業就永遠無法進步了!」這句話就是陳主委說的,所以陳主委心裡頭是反對政府花錢解決農業產產銷的問題(代表事實上存在「產銷失衡」的問題),但還是用花錢處理「產銷失衡」的問題。同樣的2018年,蔡英文總統也曾因爲農產品價格慘跌,嚴詞批判當時還是副主委的陳主委「用學者空口說漂亮話,要查農委會是不是人出了問題!」
這陣子,大家還是一臉疑惑,那些新聞畫面扔掉的農產品又是怎麼一回事?我可以告訴大家,那是一種「試圖」回到「產銷平衡」的一種作法,畫面也許很聳動,但決策過程絕對很理性,因爲大家看不到農夫心理頭正在淌血!
熱門推薦》
►連續21次打房都失敗 政權動搖南韓房地產泡沫怵目驚心
►吳學展/Podcast搞政治行銷可行嗎?誰會蝦挺林飛帆、蔡壁如、蘇巧慧?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