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薪輸韓2.6倍 朱雲漢:國內資本家是勞資博弈大贏家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大學生起薪20年來如1日,平均下來甚至比南韓低2.6倍,讓最近來臺韓國首爾國際論壇會長鄭求炫相當疑惑。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雲漢投書中國時報》指出,除了兩國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同外,另一個關鍵原因國內資本家在勞資博弈的過程中永遠是贏家

在這篇「臺韓薪資落差 爲何會這麼大?」文章中,朱雲漢認爲,並非韓國大學生素質比臺生高,也不是國內大學生就業市場供需失調問題變嚴重。朱指出,本國出口業向來倚靠代工微利來生存,當然只能不斷壓低成本和提升生產效率,這跟對方重視研發、經營品牌、擴大差異化等策略不同,所以人家當然可以吸收勞動成本的上升。

除此之外,朱雲漢也談到,其實「勞資博弈機制」也是關鍵之一。他指出,在韓國只有少數明星企業集團,享有這種差異化競爭的市場優勢,但他們卻不會壓低薪資,好讓公司股價更高、股東管理層獲利更多;再來即便其他不具強勢國際競爭力的業主,同樣得付出高於臺灣僱主的2倍以上薪水

朱雲漢感嘆,臺灣資本家在勞資博弈的過程中,不只不需要面對強大工會,同時還享有產業外移的選項,藉此運用大陸廉價勞動力作爲槓桿,迫使本勞接受工資凍漲,政府更不敢輕易提高基本工資反觀韓國,朱談到,因龍頭集團企業帶頭調薪,引導其他業主與政府部門跟進,使得國家整體薪資持續增長

朱雲漢指出,在和鄭求炫討論完後,認爲未來臺灣整體薪資水準,恐取決於大陸沿海工資的上升速度,得等到他們追趕上來後,本勞纔有機會爭取較合理的薪水。另外,朱還說,對方在聽他說國內營利事業所得稅率實徵不及12%,且大老闆資本利得稅大多不用課稅有錢人炒房也僅繳納象徵性增值稅,驚訝的直呼「臺灣真是資本家的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