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榮/寒夜點燈拜斗求安康,又是爲哪樁?

▲1月29日(臘月廿四日)是傳統信仰的「送神日」。(示意圖/記者林世文攝)

鍾文榮/科普經濟作家資深產業分析師。經常四處臥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經濟分析轉成民衆能懂的文章

今年的1月29日(臘月廿四日)是傳統信仰的「送神日」,乃是竈神人間值勤的最後一日上班天,當天得拜甜點,希望竈神可以幫我們向天庭說點好話,更希望來年可以賜福,讓大家日日好日過一年。但去年經濟上是「去年比今年好」,送神日當天更是要起得早一點「搶好位說好話」,以免遺漏先機啊!

景氣真的是「去年比今年好」,經濟成長對大家當然有影響,影響收入,影響生活,也影響心情,想必也影響健康,尤其是臺灣面臨人口嚴重老化銀髮照顧的成本與壓力除了我們有義務要承擔之外,是不是也該分攤風險轉嫁給「第三方」呢?在人間,我們叫做保險,但保險業去年面臨2,008億元的匯損,就怕真踩到雷,我們還是習慣將風險轉嫁給足以信賴的第三方,譬如說天上神仙,至於代價呢?好說,好說,就依人間經濟學家常言的隨需求定價,但不來個隨喜付費,而是公告定價,反正人間照樣買單

太歲像是繳「保護費

生肖屬狗,意思上是說我今年犯太歲,再過幾天,我就可以脫離犯太歲的陰影,否極泰來。母親大人按理在去年此時到廟裡幫我安太歲了,然後順便也安了全戶光明燈和平安燈。然到廟裡點燈這回事,我有點意見,我在《拜拜經濟學》提到,安太歲和點平安燈這些祈福行爲,我覺得有點像是繳「保險費」,就是一種風險轉嫁,只可惜不會理賠,或者更像是納「保護費」,保一年出入平安。但光明燈就不必了,光明燈就是「功名燈」,一來我已不必再拚考試,二來臺灣的大學錄取率已幾乎是人人保證念大學,就市場供需而言,應該是供過於求,沒什麼價值可言了。

但求健康這件事,我發現在臺灣人口急遽老化之後,銀髮健康的需求我認爲不只人間需要,反應在信仰這件事就是前頭提及的風險轉嫁,宮廟的「藥師燈」反應的是供不應求,然後,每年這些大型宮廟在開放點燈之前,信衆年年在寒風中徹夜排隊,只求在能夠幸運點上爲數不多的「藥師燈」,爲家人求健康。

苦啊!爲何要年年徹夜排隊點燈?這正是我們要去思索問題

人間機制失靈」?

如果人間的正常環境無法提供人民百姓一個幸福安康的社會,自然而然就會把需求轉往宗教信仰尋求依託,因此,我的觀察是信仰行爲往往是人間的一面鏡子。今年,這個需求特別強烈,龍山寺的藥師燈,信衆早已提前32天就開始排隊,雖然寺方燈數今年從原本2萬盞增加到6萬盞,大幅增加4萬盞,口頭說明不必排隊就可以順利登記點燈。信衆的排隊問題依然無法解決,代表某些人間機制是「失靈」的,否則,依供需原理,供給變多,若需求不變,價格就該下滑,然點燈拜斗的價格依舊不變,可見,是信徒的需求根本是「剛性」且很難滿足,而現實環境中無法被滿足的健康,只好依託在靈力神力上呢?

轉個彎,再看看靈力與貧富的關係,也就是說靈力信仰的「公開價格」是否早已出現貧富不同的現象,健康是無價的,買不起就只好排隊用求的,買得起的出個高價就可以求個萬事亨通,價錢有錢人而言永遠不是回事,至於點不了燈的人,可以評估一下在廟外曬月光暗自祈福了。

熱門文章》►你有開超跑的自由,爲何我該爲你的自由買單?►滷肉飯漲價,我被剝奪了嗎?

►看更多【鍾文榮】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